脱贫攻坚战 | 大凉山脱贫记——从“男护士”到“第一书记”

2020-09-22 17:29:51 作者: 脱贫攻坚战

“苏木地伟喔(远方的贵宾),确波果拉苏(四方的朋友)……纸张我木都(彝乡多美酒),色拉你喔苏(美酒敬宾朋),苏尼苏达洛洛(请喝一杯酒呀)……”8月30日下午,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螺髻山彝寨,来自中国文联等机构的“心连心”文艺小分队与彝族乡亲们载歌载舞,欢快地唱起了彝族的祝酒歌。

冯巩、张泽群等演职人员都已不是第一次来凉山,青山绿水依旧旖旎,而凉山彝族老乡的生活已是大变样,头一次入住由当地彝族贫困户运营的民宿——“朵洛荷”非遗民宿(妞妞嫫艺术客栈),更是让他们感觉特别有意义。

“说起朵洛荷,可不简单,它是第一家集彝族传统文化民宿、特色餐饮、电商线下、非遗文创工坊于一体的民宿综合体。”一手打造“朵洛荷”民宿的汉族小伙儿王新对记者娓娓道来他当“第一书记”的故事。

△ 妻子为王新拍摄制作的“第一书记的的一天”

“望闻问切”治“穷病”

今年还不满30岁的王新是土生土长的凉山人,在国家助学贷款和爱心人士的资助下考上大学,因为想回馈社会,王新选择了成都医学院的护理专业。2014年,王新进入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务部工作,有了大城市稳定的工作,娶妻安家,但他还是心心念念要为家乡做点事情。2017年11月17日,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发出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的通知,王新第一个报名。一个月后,2017年12月18日,王新来到普格县螺髻山镇德育村担任第一书记。

在彝语里,普格的意思是“山垭口下的草甸子”,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南部的普格县,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典型的高山农业县,也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当时,德育村共有67户贫困户296人。没有产业、没有资金、没有技能,村集体经济等于零。

如何让他们脱贫,走上致富路,是个大难题?

驻村两年多来,王新主要做了这样两件和自己的专业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儿,“一是电商;二是民宿综合体。”这是王新“望闻问切”后给德育村开出的诊断处方:电商做“外敷”,民宿当“内服”,两者结合在一起,就能根治“穷病”。

干好电商先当“护士”

“如果发展种植业,山上没有大片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壤;发展养殖业,村民们没有承担前期投入抗风险的能力……”经过深入调研和摸索,王新发现这里的原生态特产,山菌、核桃、苦荞等“藏在深山人未知”,它们如果能走出大山,肯定很受欢迎。于是,王新从零学起,摸索着在京东、淘宝、天猫上开店,搭建了电子商城、微店等销售渠道,还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宣传平台,同时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拔培养电商销售人员,就这样从无到有打造出了一支完整的电商运营队伍。

身着彝族服饰的王新推介德育村这两年来开发的电商产品。

千百年来只会务农的当地村民破天荒地学做电商,当然遇到了不少困难。“一开始,几乎有一半货都退了回来。后来一调查才发现,灌装、打包、邮寄等生产销售流程都有问题,不少村民们发货时不是填错了姓名地址、就是少放了产品,还有的直接把空箱子寄走,闹了不少笑话,也出了不少纠纷。”王新经过反复思考,创造性地把在学护理时学到的 “三查七对”“双人核对” 等工作流程引入了电商工作中,要求村民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办事,两两合作,互相提醒,防范出错。

“我要求他们在货物打包时,要逐条核对客户姓名、电话、地址和产品是否对得上,重量是否够,到邮局后再核对一次,出错率明显降了下来。”王新说,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村民们逐渐熟悉了工作流程,养成了严谨的工作态度,质量关把控住了。“当护士和干电商,从工作的严谨角度是一样的,我这也算是把上大学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

参与电商工作的贫困户生活都有了质的提高,曾经的建卡贫困户吉木阿牛现在已经是负责市场运营的部门经理,月工资有5000多元。

2019年,王新先后争取到了两笔扶持资金共135万元,全部用于德育村的产业开发和产品销售推广,让全村528户共2187人都能收益,每年创造收入近10万元。

彝秀包包成“网红”

“彝绣是凉山的特色,但是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怎么传承和发扬彝族传统刺绣技艺、把它和现代商品结合起来、符合现代的审美需求,是个很大的课题。”王新跟记者说。

以前的彝绣产品品种单一,难有销路,村民自己做出来的东西既不够好看,也缺乏创新,根本无法凸显文化特色,村民们也根本不相信这种东西也能挣钱。

为了鼓动村民们参与文创产业开发,王新每天带着扶贫队员挨家挨户苦口婆心地动员,一部分村民半信半疑地跟着他干了起来。

“我们摸索出一条产学研一体的文化产业扶贫机制,这在凉山州也是首创。”王新多方打听,联系到了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专业的钱华敏副教授,坚持不懈地沟通联络,王新最终用诚意打动了钱华敏,他来到了德育村进行研究考察后,决定与德育村合作进行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

王新还联系螺髻山景区管理局、凉山州非遗保护中心联合开展了产业扶贫彝绣培训班,并从外地请来了有20年经验的资深老师,对当地的彝族妇女展开轮训。

彝族绣娘在彝秀工坊里学习制作彝秀产品。温晴/摄

绣着彝族图案的女士手提包、色彩艳丽的冰箱贴、摆放整齐的茶垫、靠枕……走进位于螺髻山彝寨的文创扶贫工坊,不禁让人眼前一亮,这些刺绣精美的文创产品都是由彝族妇女制作而成。

德育村妇联主任博什么日洛从小喜欢刺绣,但都是自己在家里接服饰制作的活儿,通过集中学习对彝绣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自己的技艺也提高了不少。

德育村村民阿力莫惹洛之前从未学习过彝绣,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有了自己独立完成的文创绣品。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