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企业的科技“秘方”:“生态大地皮肤”加速滩涂变良田

2020-09-23 06:59:52 作者: 上海企业的科

在浙江省平湖市,海边滩涂上试验种植的 “海水稻”迎来了丰收。经过收割、脱粒、除杂、测水分、称重后获得的数据,最高亩产超过400公斤。据介绍,海水稻由海水种植,再加上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最终成品的营养会更好。

吹着微微的海风,上海沐瑛生态科技有限公司CEO王丰毅将刚刚收割的水稻放在手心,一阵清香让他心中的石头落了地。经过半年育种,平湖市海洋生态修复繁育基地首批3个品种的“海水稻”迎来了收获,经过收割、脱粒、除杂、测水分、称重后获得的数据,最高亩产超过400公斤。

除了亩产数据,王丰毅更关注这片滩涂的生态修复情况。“技术人员已在区域内检测到鱼、蟹、贝壳等多样性生物形态,海水稻以及滨海湿地的修复试验达到了预期目标”。

海水稻“落户”杭州湾滩涂

浙江省平湖市有着27公里长的海岸线,沿线滩涂、湿地众多。今年5月初,王丰毅团队在平湖市海洋生态修复繁育基地首批试种了耐盐度在千分之三到千分之十之间的玉香油占、广品美占等多个品种的海水稻。从插秧到结穗收割,海水稻生产活动台账上,可以找到它的生长历程:技术人员每天驻点查看海水稻的生长情况,除了每天的天气、温度、风力情况之外,水稻高度、水面高度控制都精确到毫米。

灌溉着来自杭州湾的海水,时不时迎来台风的侵袭,海水稻的生长环境实际上并不安逸。“正因为如此,它的抗病性较强,没有普通水稻的病虫害。”王丰毅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的“秘方”:生态修复型海水稻种植技术体系。“在插秧同期,这里就铺上了一层生态防草膜,在秧苗生长初期可以通过光抑制机理来有效防止杂草,在后期这层生态膜可全生物降解,降解产物可作为碳源供给土壤微生物群落发育,改良土壤,提升肥力”。

“大地皮肤”助力生态修复

现阶段的杭州湾沿岸,由于原有栖息环境的改变和外来物种的入侵,可以作为滨海生态修复工程物种的原乡土物种——海三棱藨草的野生资源量萎缩明显,无法长期稳定供应滨海生态修复所需的苗种数量。

于是,不起眼的废纺、椰壳、木屑在王丰毅团队眼中成了特殊的财富——经特殊工艺加工,这些材料被合成为具有生态功能的基材,“不适应作物生长的盐碱地附加一层神奇的‘大地皮肤’,贴上去之后,经过阳光、雨水等自然环境的作用,这层‘皮肤’就能与原来的河床、草地、盐碱地合而为一,悄然修复起生态。‘大地皮肤’本来就聚合着植物种子、微生物,如此一来,日后能自动促进生态系统的自我发育生长”。

“海水稻由海水种植,再加上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最终成品的营养要更加好。”王丰毅透露,当地农业部门目前正对海水稻的耐受度、产量等方面进行分析,一旦各方面指标通过,就将在沿海滩涂、湿地进行推广,在增加粮食种植面积、促进粮食增产等方面发挥作用。

让原本的不可能变为可能

王丰毅曾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专业,也有着海外访问学者的研究经历。三年前参与的一项生态修复工程让他做出了改变。

“当时的修复工程采用的施工方式非常传统。我看到几位年迈的老爷爷在烈日下手工种草,这样传统的施工在效率和成果上都不太理想。”

那一幕,让王丰毅自此留了个心眼,在一边完成学业的同时,一边寻找技术突破口和创业的机遇。最终,7位生态学、材料学、纺织技术、生物学、生化技术专业背景的青年走到了一起,大家达成的共同理念就是用循环回收的纺织品再生制成生态修复材料,集成生态、生物、生化技术,成为可用于生态修复的“大地皮肤”,使之可以贴合更多的现实应用场景。

经过不断的研发试验,生态界面最终成型,这一界面以可降解再生资源为原料,消化利用产业边角料、回收纺织品和农业秸秆等各类天然可降解纤维,“取之于自然,还之于自然”。

在伊犁盐碱地修复中,“大地皮肤”调节土壤的温湿度,起到保水保温的作用,降低蒸发,通过水分动态平衡来降低土壤盐碱度,仅用一个生长季即实现了经济作物的生长。这一区域内种植的苏丹草长势良好,在饲喂测试中表现出较好的适口性。

目前,团队研发的“人工合成生态界面修复系统”储备了30余种针对不同自然气候条件的产品,能更好耐受干旱、水淹、盐碱等环境的胁迫,既还原绿水青山,也能在原本不可能生长的土地上实现农作物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