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冯骥才沪上6小时会友记

2020-09-29 19:17:52 作者: 人物 | 冯

我有两张面孔。以前是写他者,这次新作《艺术家们》写的是另一个冯骥才。我78岁了,身体可以,还能再写两部。——冯骥才

9月28日夜光杯编辑专访冯骥才撷影

“我常说,太阳是黑夜下的蛋。我不回避写作的批判性,不回避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和唯美主义者。”“我确实有两张面孔。《三寸金莲》《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两部小说语言风格不同,都是我。但谁说作家不能写出两种审美语言呢?如果说‘俗世奇人’系列是我写他者,这一次新作其实写的是另一个冯骥才。”

冯骥才为新民晚报题词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上海最宜人时节。9月28日上午10:30、下午2:30,著名作家、画家、文化学者冯骥才先后现身上海两条著名马路:武康路和巨鹿路。上午拜访巴金故居,下午参加“冯骥才长篇小说《艺术家们》研讨会”。旧雨新知,叙情谊,话感恩,谈文学,议创作……冯骥才沪上会友,感怀深,兴致高,他说:“我今年实足78岁,身体可以,还能再写两部长篇(小说)。”

冯骥才新作长篇小说《艺术家们》首发于《收获》2020长篇专号秋卷,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刚刚出版,单行本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

再访巴金故居:巴老是中国文学的旗帜,他的灵魂一直在这儿

上午10:38,冯骥才一行车停兴国路,在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等陪同下沿武康路漫步去往巴金故居。沿途,他倾听有关老房子的介绍,时不时停下来拍照,一格窗棂,一栋建筑……

冯骥才和李小林一家

来到巴金故居,四十年老友,巴金先生之女李小林迎了出来。冯骥才向李小林转交了妻子顾同昭的礼物;向李小林的女儿端端赠送了一条绘有自己画作的丝巾,李小林开玩笑说这么好看的丝巾怎么只送端端。端端是巴金先生生前特别疼爱的外孙女,或许由此,对巴金心怀敬重和感恩的冯骥才,对端端也尤为特别吧。

此番是巴金先生逝世后,冯骥才第二次来到巴金故居,也是他沪上行唯一专门拜访之地。李小林说:“当年父亲见到你后对我说,冯骥才好高哦。我们通电话聊你的小说,但竟然是后见到你。”冯骥才笑道:“小林现在说话的声音和当年一样。那次来,我就在外面那间吃的饭,是你姑妈做的……”

冯骥才小心翻阅巴金藏书

冯骥才在巴老相片前驻足凝望;顺着木质楼梯到二楼、三楼,他1.92米的个头,显得过道、楼梯和书房里更狭窄;坐在巴老曾伏案的工作台前,冯骥才戴上白手套,小心翻阅着《普希金诗集》《高加索的俘虏》等巴老藏书。看到满室藏书、书脊破损处和年久的木窗,冯骥才收拢了笑容,声音低了下去:文化遗产太需要科学保护和专业的人才队伍了……睹物思人,不知不觉,近两个小时过去了。

巴金故居的启动、建成,有着冯骥才建言的一份心力。他说:“巴老是中国文学的旗帜,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旗帜。巴金故居是上海这座城市文化的一个城标,也是中国文学的一个标志,应该格外珍视它。这个博物馆有个特点是巴老故去后,他的家属把它全部贡献出来,很像莫斯科的托尔斯泰博物馆。在整理文化遗产,城市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城区街道方面,上海做得很精致、很认真,使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个巴老活着的空间,好像巴老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回来。实际上巴老没有走,他的灵魂一直在这儿。我觉得这是上海人民的福气,拥有巴老这样的文学大师,文学史上的巨人在这儿。”

首赴上影演员剧团:巧遇达式常梁波罗

沿武康路缓步去往巴金故居途经武康路395号——上影演员剧团。团里得知消息,提前安排人等候在门前。一位头戴鸭舌帽和墨镜的男士伸着手迎上来——达式常!冯骥才脱口而出。相识数十载,上一次见面还是冯骥才来沪办画展。多年未见,手,紧紧握在一起。

冯骥才和达式常

这是冯骥才第一次来上影剧团。走在上影的星光大道,看着地面上的金色手印,冯骥才拿出手机,拍下了秦怡的手印。

信步来到赵丹塑像时,表演艺术家梁波罗从楼内走出。梁老师恰巧回团里,刚结束拍摄。冯骥才、达式常、梁波罗,分别是78岁、80岁、82岁,70后80后邂逅,拱手,互道珍重。不相见,不相忘。

深记《收获》之缘:它不是一家刊物,而是一位朋友

《收获》创刊于1957年。谈及选择将今年创作的新长篇小说《艺术家们》由《收获》首发,冯骥才感慨地回忆:我曾经是《收获》痴迷的读者,后来成为《收获》复刊后最初的作者之一。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