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上海遇见深山苗寨 上越《山海情深》直面扶贫难题、创新不止于此

2020-10-19 17:30:25 作者: 摩登上海遇见

一边是白色的三角钢琴,少年钢琴家在陶醉地演奏;另一边放着竹椅,穿着民族特色服装的艺术家吹奏着芦笙,一道道竹编式的线条勾勒出绵延大道,连接两边,台中间,时装设计师蒋蔚通过投影欣赏来自贵州的竹编产品……伴随着欢闹的苗族庆典音乐,10月17日晚,越剧《山海情深》在美琪大戏院拉开序幕。

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上海越剧院制作演出,越剧《山海情深》已入选今年上海首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此次演出也是“艺起前行——国内优秀原创戏剧舞台作品上海展演”的剧目之一,并将参加“全国脱贫攻坚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

作为一部反映上海扶贫品牌的大型舞台作品,该剧选在国家扶贫日进行首演,不仅展现出沪黔两地携手前行的深情厚谊,更是对于2020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这一重大历史时刻的见证与记录。

直面空巢现象,把扶贫故事讲得更深一点

何为“山海情深”?顾名思义,“山”代表贵州,“海”代表上海,而情深则有多重寓意:父女之情、婆媳之情、姐妹之情、母子之情,还有那些深藏在留守女子心中的思念和盼望团聚之情……该剧通过上海扶贫干部帮助苗寨发展产业化经济、吸引劳动力回潮和苗家妇女对夫妻团圆的渴望追求这两条故事主线,将种种情感集合起来,对扶贫主题演绎出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

扶贫故事要讲深讲透讲出新意,在上海越剧院梁弘钧看来,要说好一个故事,关键在于故事的切入点和说故事的方式,“我们想要挑战和改变大家以往对越剧的一些原有的想法,改变越剧舞台上原来固有的一些手段,在新时代下既满足老观众,又吸引新的粉丝。”

《山海情深》以上海援黔父女蒋大海、蒋蔚,苗家婆媳应花、龙婆婆两个家庭从隔阂到理解的情感历程为贯穿,展现了扶贫干部、志愿者和留守苗女们共同努力建设当地产业,吸引外出务工的男人返乡团圆,解决当地空巢现象的感人故事。不同于以往的扶贫作品,上海越剧院此次创作的切入点聚焦扶贫一线的农村空巢现象,探讨新生活的新起点,尝试用艺术形式探讨扶贫工作发展的未来方向。

“组织壮劳力出门打工是最快的扶贫方法,可如今大家都脱贫了,村里却没人了。”编剧章楚吟表示,在随剧院赴贵州、云南采风途中,大家不止一次听到这句话,这也让她意识到农村空巢现象的日益凸显。编剧李莉则表示,农村空巢问题目前已经引起重视,但要解决还需长远之计,她希望通过戏曲舞台向更多人传达出“居家打工”这一实验性理念。因此,在剧本创作过程中,上海越剧院希望以一种人文关怀来诉说:在脱贫之后不返贫,同时又能更好地迈向小康,能够有更美好地生活。

“这个剧尝试的是一个进行时,甚至是未来时的一个创作,”梁弘钧坦言,“如何把生活过得更美好,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心愿表达。” 上海每年都有大量的扶贫干部去当地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却很少有人了解扶贫工作的本质,通过文艺创作的形式将他们的故事“讲述”给更多人,也是上海越剧院一直在尝试和努力的方向。

跨团又跨界,越剧的创新不止于此

出动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队伍,第一次实现全院三个团一起演绎,台上的演员、舞美和乐队近160人,除了颇有新意的创作切入点,上海越剧院在此次剧目的表现形式上也下了不少功夫。

在传统的戏曲导演和越剧唱腔的基础上,《山海情深》加入了管弦乐编曲、音乐剧编舞、实景灯光秀、影视服化等主创人员,真正实现了全视相的改变,使整个舞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首演舞台上,苗族和上海两种艺术风格碰撞出火花,一方面带有少数名族的异域风情,非常适合群体性场面和越剧一贯擅长体现的女性柔美;另一方面,上海都市的摩登和朝气演绎出独特的现代质感,从舞美灯光到音乐唱腔,都和原有的越剧古装戏、传统戏形成鲜明反差。

精美的舞台效果离不开主创们的用心钻研和刻苦排练,梁弘钧表示,

这次创作不仅实现了上越内部的跨团合作,更是得到了很多兄弟院团的支持,“我们这次很多主创都和其他院团已经签订了档期,但是通过沟通,兄弟院团们把主创的档期都让了出来。” 编剧李莉、章楚吟,导演杨小青,作曲刘建宽,副导演蒋新光等,可以说是横跨了长三角地区。

除了跨团,《山海情深》的创作也跨越了多种艺术界别。在搭建主创团队的过程中,杨小青既是资深的戏曲导演,同时也颇具新观念和新想法,舞美设计胡佐、灯光设计萧丽河、服装设计王秋平都是重量级人物,这些跨界主创让更多的现代元素和前沿的舞美技术融合到这次的创作之中,让作品更具时代感。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