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封信,它的抬头注明“收件人”:重庆市铁路中学;信末则标注“写信人”: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一个学校,一家医院,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特意用上的红信纸却透露着真实原因。
医院呼吸内科徐亚莉医生曾驰援孝感,她的女儿是铁路中学高三学生。在徐医生逆行孝感,为抗疫无私奉献的工作期间,学校给予了孩子足够的关心和帮助,免除其后顾之忧。借着慰问关心抗疫英雄子女的契机,医院也想对学校道一声:谢谢。
除了感谢
慰问信还有很多暖心细节
“你守护世界,我守护你”。昨(28)日,市第十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廖肇州、副院长兼工会主席石伟一行,带着暖心的慰问礼物来到铁路中学。除了将礼物送给医务人员子女,他们也把这封慰问信,亲手交给了徐医生女儿的班主任江丽老师。
▲铁路中学。将送给孩子的慰问礼物交给班主任江丽老师
不便打扰孩子,学习用品、书籍由班主任代为转交。收到慰问信的江老师在意外之余,又颇为感动。“疫情期间,我们是线上教学。当时我只知道班上有学生的妈妈是医生,还去了湖北抗疫。”江老师告诉记者,娃娃是美术生,除了文化成绩的压力,专业压力也不小。高三是关键时期,为了避免她过于担心母亲,她还特地找孩子谈了心。“关心每一位孩子是我们该做的,但这封信,也让我感到外界对我们工作的认可。”
“感谢对徐医生女儿的悉心教育和培养,希望在今后的学业中能给予她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记者注意到,信上不仅写着对学校老师的感谢和期望,还对徐医生援助孝感的先进事迹,抗疫的具体工作细节作以详细介绍。
重症隔离二病区一线救治工作、每日工作相当繁琐、全副武装、隔离衣防护服三层手套等字眼让更多抗疫细节一一展现。
“这是个好事情。学生的母亲在抗疫中做出了了不起的贡献,作为学校,我们要做的,应该做的,就是让他们的孩子能安心、放心学习。”重庆铁路中学校长任权民谈道,学校非常重视家国情怀方面的教育,今年的开学典礼,甚至各班的主题班会都有涉及向抗疫医务工作者致敬的内容。“之前的医务工作者距离孩子们都很远,这名学生的母亲却是身边很鲜活的例子。传递这样的正能量,能激励学生们的社会意识,让他们朝榜样学习,并为之努力。”
关于礼物和信
他们这样说
记者了解到,院方走访慰问的医务人员子女在读学校,并非只有铁路中学。疫情期间,市第十三人民医院共派出10名医务工作者,其中7名有子女。从重庆人民(融侨)小学、中华路小学竹园分部、重庆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铁路中学是7所走访学校中的最后一所。
院预防保健科长何继菲曾主动请缨加入重庆市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并驰援武汉,并一直坚守在最为危险的重症病区。她的儿子杨何浩轩也因此成为了第一个收到医院慰问礼品的小朋友,其所在的重庆人民(融侨)小学也是第一所收到感谢信的学校。
▲重庆人民(融侨)小学。医院送去了慰问礼物和慰问信
何继菲笑着给记者说起儿子回家后“得意洋洋”的小眼神:“妈妈,今天班会课上,只有我一个人收到了新书包,新文具。我们班主任还特意讲到你了哦,说你很了不起,让我们全班同学都要向白衣天使学习。”何继菲颇为触动地给记者复述着儿子那句“妈妈,我为你骄傲”的话: “很感谢医院对我们的关心,对我们家庭的关心。之前我们‘守前线’,回来后的来自医院、社会的荣誉和认可都将成为我以后工作的动力”
初衷
“我们不会忘记她们”
▲第一封慰问信,7封慰问信各不相同
7封内容截然不同的信,7份礼物,7次慰问行动。谈起初衷,院党委书记廖肇州坦言:如今社会大力弘扬“尊医重卫”,但怎么体现这份尊重?又如何让社会了解我们的医务工作者?“我们医院党委、工会想让那些在关键时期挺身而出的抗疫英雄知道,事后,我们也没有忘记他们所做的贡献。” 廖肇州说,除了按政策保障10名抗疫医护的待遇,4名医护火线入党外,这种慰问信的形式,也能让孩子们能更加了解父母的抗疫事迹,以父母为荣。
副院长兼工会主席石伟告诉记者,医院对援助湖北医务人员家属的关怀,并未随着他们的安全返回而停止。“当初,为了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医院持续做好了其家属的后勤保障工作,送蔬菜送米送水果。家里有小朋友的,则将学习视频拷到u盘上送至家中,有老人的,U盘里就装了相声。”石伟说,如今的到校慰问行动,是院方希望医护感受到来自医院的关爱,让孩子们也能以自己的父母为榜样。同时,借着学校这个平台,让更多人知晓并传承抗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