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老家河南,故土华夏,六合之中,通衢八方。河南,是一个来了都说“中”的当地,更是全球华夏儿女的心灵故土。
华夏文明的厚重、容纳,招引了很多外国友人、省外人才,他们在华夏大地上肄业、作业、务工、创业,为出彩河南奉献才智和力气。
见证年代开展变迁,叙述出彩河南故事,展现新年代河南形象,映象网特别推出《我在河南挺好的》系列报道,聚集日子在河南的外地人、外国人。用他们的视角洞悉河南,以他们的故事解读河南,记载他们在普通岗位上所做出的不普通的奉献、为建造更加出彩的河南而添砖加瓦的动听故事,从而展现河南在社会开展和文明建造等方面所获得的注目成果。
《我在河南挺好的》系列策划近来先行推出“新年特辑”,聚集就地新年、华夏年味、记者新春走底层等大众论题,重视外地人眼中的河南年。就地新年,相同温暖。《我在河南挺好的·新年特辑》系列报道以习惯移动传达的网络语境,表现河南元素,展现河南形象。
映象网记者 徐孟国 实习生 张倩倩
间隔新年还有不到1天时刻,管倩云总算忙完作业赶上了回家的最终一班公交,绷紧了一天的神经,在坐上车的那一刻渐渐舒缓,从2013年到洛阳火车站作业至今,这是她在洛阳过的第8个大年。
从洛阳到兰州,管倩云从一个满是牛肉面的城市,来到了这个牛肉汤绕城飘香的古都,助她一路安心前行的,是远隔万里的亲人支撑和爱,也是洛阳这个古韵深沉的城市给她的容纳和温暖。
千里网线一线牵 “云新年”亲情不减
“奶奶,本年我还要值勤,加上疫情原因,年前咱们或许不回去了。”
另一边,管倩云现已93岁高龄的奶奶说:“没事,你们就在那儿安心作业,家里面全部都好。”
关于数百万铁路作业者来说,咱们假日休闲的时分恰恰是他们最忙的时分,每一张车票背面,都是很多铁路人餐风露宿的看护。
“尽管本年新年还不能回家,但我也和奶奶说,现在通讯技能这样兴旺,隔着屏幕‘云新年’,视频谈天,亲情不减,还安全定心。”管倩云说,“尽管暂时不能回家团圆,可是平常能够借调休假日回家,只需一家人在一起,不就是新年嘛。”
她自己都没想到,从未出过远门的自己会由于作业到洛阳扎了根,时光荏苒,转瞬数年曩昔,她在洛阳有了自己的家。而她也从一个“牛肉面”的忠诚粉丝,变成了一个地道的“汤客”,“当然,我独爱的仍是我婆婆做的烩菜,真的特别好吃。”说起洛阳的特色美食,管倩云拍案叫绝。
爸爸妈妈和奶奶的支撑,家人的陪同给了管倩云一往无前的动力和决心,让她能更安心肠全身心投入作业和日子。
文旅与交通齐飞 作业与日子共顺
管倩云刚到洛阳作业那年,洛阴文旅职业还没有现在这样完善,她也仅仅和朋友一块去了其时比较知名的龙门石窟和白马寺。后来,跟着天堂明堂的复建和整改,以及洛邑古城、应天门等等许多景区的建造,让洛阳的古都滋味更加稠密。
“现在无论是洛阳本地人,仍是在洛务工的外地人,都能足不出户就享受到这样优渥的文旅资源,真的是件很美好的事。”管倩云慨叹道,“比方,各种博物馆、游园等等,我亲眼见证了洛阴文旅职业的兴起与腾飞。”
除了文旅业的开展,近年来,洛阳开展尤为敏捷的还有交通运送业,关于不会开车,又不太会骑电车的管倩云来说,大大便当了她的日子和作业。
现在,洛阳公交网简直铺遍了洛阳的街头巷尾,地铁1号线也立刻投用,管倩云也切身体会到了洛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造不断完善为她日子带去的便当。
“当然,我最有发言权的,仍是我参加的洛阳车站近些年从纸质票到电子客票的改变的进程,其时家人从兰州坐车过来,还打电话重复问,是不是真得不必取票了。”管倩云介绍说,“这一系列的改变,都在无声无息地影响着、便当着咱们的日常日子。”
“兰州有黄河穿城而过,洛阳则是洛河横亘西东,这让我对洛阳这个城市多了许多的亲切感。”管倩云说。
从小学到大学,家园兰州简直承包了管倩云的整个肄业路,来到洛阳作业今后,从旅客到铁路作业人员的身份改变,让她对“服务旅客”四个字有了更深的见地。“旅客每一句真挚的道谢,或许一个满足的浅笑,都能让一整天的劳累感云消雾散,那是我最有成果感的时分。”管倩云说,“所以,无论是防疫仍是运送安全,铁路人都会以高度的职责担任,确保旅客出行安全。”
而洛阳,这座正低沉兴起的“千年帝都,华夏圣城”,也在尽力给每一个在洛阳作业日子的人,多一点温暖与便当。“在这样一个既有合适老年人的闲适,又有合适年轻人的潮流的城市日子,有着无法比拟的美好感和惬意。”管倩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