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供水管网“听诊师”退休前的最后一个春节

2021-02-15 14:01:10 作者: 新春走基层|

拎着长长的听音杆,撬开每一个井盖,细心倾听水阀中流水的声响……在咱们的城市里,有这样一群特别的“医师”,他们每天要走三四万步,用耳朵为城市的自来水管道“听诊”,他们便是自来水集团的管道听漏工,蒋观琪便是其间一员。过一段时间,蒋师傅就要退休了。在这退休前的最终一个新年,他仍然拎着听音杆,不放过每一处危险……

蒋师傅和学徒用听音杆听漏

年近60岁的蒋观琪是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禹通公司东四修理所的一名管道听漏工。在管道抢修岗位上干了近40年的他,不但对辖区约40.3平方公里规模内的管道一目了然,还成了管道抢修的专家。

早晨8时30分,蒋师傅带着学徒们巡查的第一站是东城区裕民路上的管线。用东西掀起井盖,将听音杆下探至管线设备,顶着迎面而来的铁锈味儿,半弯下腰附耳在听筒上倾听。耳畔呼呼的风声吹过,蒋师傅调整了一下姿态,捂上另一只耳朵,弯下腰再次承认是否存在漏点。每天巡检,这样的动作他们都要重复四百次以上。

蒋师傅和学徒用听音杆听漏

“你听,这儿就有‘呲呲’声,尽管不明显但必定有漏点!”蒋师傅说着,将听音杆递给记者。可接过听音杆听了半分钟,除了风声,咱们什么也没有察觉到。

“要扫除日常用水的声响,先得防止周围的风声、雨声、说话声、走路声给听漏形成的搅扰。”蒋师傅介绍,地下水管渗漏看不见、摸不着,漏点形状、周围土质、管道口径粗细不同,漏水的声响各不相同,全凭经历和耐性。

运用声波相关仪缩小漏点规模后,蒋师傅挎上能扩大声响的电子听漏仪,戴上大大的耳机,拎起像小马蹄相同的传感器,每走一步,往地上点一下,抬起后再分别向左右两头各听一次,再走一步……“是这儿没错了!”重复承认了几遍后,蒋师傅才踏实地摘下耳机,接着制作草图将漏点方位记录下来。

蒋师傅用电子听漏仪进一步确认漏点方位

查完了一处,再排查下一处。直到下午5点多,整条路段的一切管道排查完结时,蒋师傅站动身,揉了揉早已落下缺点的腰。

“今日还算顺畅,作业也完结的比较早。有时赶上大排查就要连轴转。白日路上吵,布景噪音大,咱们只好拿上照明设备夜间作业……”蒋师傅的学徒说,每天走三四万步,一天下来累得浑身酸疼已成了粗茶淡饭。

“下班骑车回家刚到楼下,一个电话就得赶过去处理;大年三十吃着年夜饭,接到使命就得敏捷动身。”蒋师傅说,一到新年,更要随时待命。作为听漏工的家人,早就习惯了。他们也了解咱们的作业。

再过几个月,蒋师傅就要退休了,他在心里经常盘算着谁来顶替他。“技能是能够学的,更重要的是要有热心和责任心……”蒋师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