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困局:低龄老人照护高龄老人,优质养老院和学区房一样稀缺

2021-03-10 13:06:53 作者: 中国养老困局

六七十岁的低龄老人,照顾八九十岁的高龄老人,将成为老龄社会最典型的场景。没有了工作压力,刚步入退休生活的低龄老人原本应该迎来一个较为轻松的十年,也许是跳广场舞、低价旅游、老年大学,去圆年轻时没有条件实现的梦想。但如果低龄老人家中有老人需要照料,他们从一个岗位上退休后,不得不直接去另一个岗位——全职护工——上岗。

当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越来越普遍,独生子女家庭,如何思考养老问题?

在跨入中国法定的老年人起点年龄——60岁的那一年,陆晓娅离开了她亲手创建的公益组织。因为83岁的母亲进入了阿尔兹海默症中期,她要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和弟弟妹妹一同承担起照护的责任。

彼时,她的先生也在照顾92岁的公公,两位老人退休后为了照顾各自的父母,不得不经常分居。

对高龄父母而言,60多岁的老人也是孩子,尽管他们的衰老已经由内而外显现。在照护妈妈的5年时间里,陆晓娅自己也动了2次手术。

后来母亲入住养老院,顶着一头银灰色白发的陆晓娅前来探望,新来的保安问她“是哪个房间的”,以为她是住院老人偷偷“飞越养老院”。

养老院二楼住着一位百岁奶奶,女儿已经70多岁,直到自己心脏病加重才不得以把母亲送进来。夕阳下,陆晓娅曾看到“小老人”跪着给“老老人”喂饭。

得益于经济的飞速发展的和疾病防治的种种突破,中国人的人均寿命在持续提高。1990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68岁,2020年,提高到了77.3岁,到2050年,这个数据将超过85岁。

说起来,很多人的终极愿望,其中之一可能是长寿,但当人类发现,离“活得久”这个目标越来越近的时候,病痛、失能、失智等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日常生活几乎离不开他人的帮助。

老龄化,让需要照护的人群数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

根据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调查,2015年,中国的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数量就已经突破了4000万。

另一项非官方的数据预测,到2030年和2050年,中国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口数量分别为6290万人和9600万人。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面临如此庞大的人口老龄化,此前我们没有过任何经验,既对老年疾病无知无解,也不曾清晰地认识到这将是怎样一场照护困境。

甚至这一代高龄老人,自己也没有预料到这是一场多么漫长的修行,陆晓娅的一位朋友的父亲曾跟女儿说,“你退休了就回家好好照顾我几年,我还能活几年呐”。他当时80岁出头,以为自己再活上三五年就到头了,现在已经97岁了。

另一项指标也在敲响警钟。根据中国社科院分析,由于劳动年龄人口加速减少和老年人口加速增长,老年抚养比在2060年之前一直保持上升状态,并在2028年左右超过少儿抚养比。

劳动力规模的缩减和预期寿命的延长意味着,我们可能很难负担起一个庞大的、不断老龄化、寿命越来越长的社会。

中国养老困局:低龄老人照护高龄老人,优质养老院和学区房一样稀缺

△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可以预见的是,六七十岁的低龄老人,照顾八九十岁的高龄老人,将成为老龄社会最典型的场景。

没有了工作压力,刚步入退休生活的低龄老人原本应该迎来一个较为轻松的十年,也许是跳广场舞、低价旅游、老年大学,去圆年轻时没有条件实现的梦想。

但如果低龄老人家中有老人需要照料,他们从一个岗位上退休后,不得不直接去另一个岗位——全职护工——上岗。

如今,陆晓娅和她的同龄人都在经历同样的“老老照料”的困境。

“我还有一些朋友退休后到父母家全天候上班,基本上放弃了自己的生活,牺牲了自己的小家庭。”。

陆晓娅64岁的弟弟是研究所的博士生导师,照护完自己的母亲后,继续照护起90多岁的岳父岳母,无法去美国看望的自己的儿子和小孙子。

在照护的过程中,子女与父母一起变老,健康状况大不如从前。

现年70岁的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朱玲,在《低龄与高龄老人的合作与冲突》一文中记录了这种脆弱性:

在照护阿尔茨海默症母亲的几年中,朱玲妹妹因神经紧张,诊断为双侧半规管轻瘫,只好提前“下岗”, 弟弟筋疲力尽,也在不得不抽空住院清理肠息肉,顺便也休息几天。不过好在妹妹“退赛”后,还有朱玲和弟弟两位“球员”撑起局面。

处于夹层的“50后”“60后”们,在照顾高龄老人时,尚有兄弟姐妹分担照顾责任。

而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如果将来不幸也失能失智了,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一个60岁老人面对两位80岁老人时,要承受多大的压力?

“我牺牲了自己的生活来陪你”

陆晓娅将母亲的疾病历程描绘成一条似乎是缓慢下滑的实线。最初,实线的线段长,线段之间的空白小,那空白就是妈妈忘了钱包放哪儿、忘了锁门的时刻;慢慢地,实线的线段越来越短,空白越来越大,不知不觉就变成了一条虚线向下滑落。在那些空白中,有住了50年却不再认识的大院,有自己生下却不再认识的子女……

后来,实线线段变成了一个个小点儿,是她偶尔与人间交汇的时刻,比如突然露出的一个笑容,突然说出的一个词。

直到2016年春节前后,这条越来越虚的下坡路又下了一个陡坡——似乎一夜之间,她的头就抬不起来了,大脑的定向功能也失去了,觉也睡不好了,腿也明显地失去力量。

照顾母亲的保姆请假回家,她80岁的母亲得了癌症也需要人照护,轮到陆晓娅搬过去全天候照顾母亲。

当子女进入到父母家庭的时候,并不是简单地住进去,帮忙做饭、洗澡,陪老人去医院,而是意味着生活方式的调整改变。

在创立公益组织以前,陆晓娅是中国青年报的高级编辑。尽管步入低龄老人行列,她的求知欲和学习力并没有随着年龄增长而骤然萎缩,反而更加旺盛,依然热衷于阅读、写作、开课、学英语,期待自己的老年人生继续绽放光彩。

但她陆晓娅只能日复一日试着和母亲聊天: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