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来,“天价刀鱼”是指“江刀”,而非所有刀鱼。
清明时节,正是品尝著名的长江三鲜之一——“刀鱼”的好时令。味美却稀少的“江刀”,甚至一度达到了8000元一斤的“天价”。刚刚发布的长江十年禁渔令不少人感叹:本已稀少的“江刀”,恐怕再也品尝不到了。
眼下,上海海洋大学的科研人员正在着手研究通过“代孕”“借腹生子”的方法来帮助“江刀”繁殖,以后“江刀”会不会就不再稀缺了呢?
【江刀、海刀、湖刀,傻傻分不清?】
刀鱼,原本只是老百姓家里的一道寻常菜,如今却一跃成为奢侈品,吊打了一众中高端品牌化妆品。难道“刀鱼”越来越少?这一物种濒临灭绝了?
“其实,真正稀少的是‘江刀’,‘海刀’有很多。”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主攻鱼类遗传学的李晨虹教授介绍,刀鱼的学名叫刀鲚,是一种洄游鱼类,形似匕首,细长而尾尖。
刀鲚成鱼分别定居在海水、江河的中、下游以及通江湖泊中,分化成不同的生态类群,因此有“海刀”、“江刀”、“湖刀”之分。虽然都是刀鱼,但三者之间价格相差很大。人们常说的“天价刀鱼”实际上指的是“长江刀鱼”,也就是“江刀”,因在溯河繁殖期、体储脂肪、味道鲜美,与河鲀、鲥鱼并称为“长江三鲜”。
为何只有“江刀”令人们垂涎三尺?每年2月底、3月初,刀鱼都会由东海自东向西游入长江,溯江而上进行生殖洄游,一路经过崇明、靖江、南京、安庆等地,最后来到鄱阳湖、洞庭湖“生宝宝”。因为刀鱼“身轻如燕”,形似匕首,细长而尾尖,它的游泳速度可是了得,从长江入海口洄游到洞庭湖,大约上千公里的洄游路线,它只需要两周就游到了。
洄游期间,“江刀”的身体会发生不小的变化。原来在海里,海水盐度比较高,刀鱼需要不断地喝水、排盐;而到了湖里,变成了淡水环境,刀鱼不用喝水,淡水就能透过皮肤和鳃自然渗透,因此这时刀鱼的身体会慢慢变软,连鱼刺也变得很柔软,“骨软如棉”,连小孩吃下去也不会哽住喉咙。整个洄游期间,刀鱼“不吃不喝”,而是在出发前,刀鱼会吃很多,储藏了不少脂肪。等到了产卵地,刀鱼体内的营养成分积累到“峰值”,不饱和脂肪酸也积累到最高点,因此越往西的刀鱼质量越好,江阴、常州一带的长江水域能出产品质最好的“江刀”。
【同一个妈妈,宝宝却差别不小】
只有洄游到长江的刀鱼,才会发生这些生理变化。
“江刀”进入长江后,刀鱼的身体会发生神奇的变化——眼睛变小,尾巴从纯黄变成黄中带黑,银亮的鳞片会带上黄光,长江中丰富的营养物质会让刀鱼清瘦的身体变得厚实起来。“‘海刀’的身体颜色略微偏深,在海水里起到保护色的作用。”李晨虹教授介绍,江刀身体颜色偏淡,会有彩虹色,体态肥美;而湖刀的上颌骨后沿会短一些。但是,这些变化其实并不明显,甚至可以说肉眼是很难区分出来的。
总结一下:
海刀与江刀是同一种鱼,当海刀从海洋洄游到长江时,就变成江刀了,而湖刀是生活在湖里的刀鱼,它的口味和江刀相差很远,很容易被冒充为江刀。
肉眼如何区分江刀、海刀和湖刀?简单来说,可以通过上颌骨的长度有没有超过鳃盖后缘和颜色、体型的微小来大致区分,但由于差异不太明显,而且存在个体差异,有时不一定管用。请看下图
(1)刀鲚,上颌骨长度非常长,超过鳃盖后缘。
(2)短颌鲚,上颌骨长度比较短,未超过鳃盖后缘。
(3)湖鲚 ,上颌骨长度比刀鲚短。
更神奇的是,虽然分为江刀、湖刀和海刀三类,但其实只属于两个物种。
据资料记载,刀鲚又名长颌鲚,在我国主要分为两个生态类群,分别为江海洄游型和湖泊定居型。江海洄游型刀鲚在长江流域,每年通常迁移至鄱阳湖、洞庭湖等一些淡水湖泊或小支流进行产卵,也就是“江刀”;而生活在海里和河口不参加洄游的,就是俗称的“海刀”。湖泊定居型的刀鲚,又称湖鲚,在太湖和巢湖等淡水湖泊中完成它们整个生命周期。湖鲚和刀鲚分化了有3000年至5000年,和太湖形成的时间一致。还有一种短颌鲚,也是一种淡水定居型鱼类,它们分化了有400万年,主要分布在与长江流域相通、更上游的鄱阳湖和洞庭湖等淡水湖泊。湖鲚和短颌鲚都是“湖刀”。
【借腹生子起步难?】
“针对江刀越来越少的情况,我想利用鱼类生殖技术,让一些繁殖容易、繁殖迅速地鱼类可以不断地生出刀鲚。”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研究员李名友解释说,通俗地说,把“江刀”的生殖细胞分离出来,移植到一些比较容易繁殖的鱼身上,借别的鱼妈妈的肚子把“江刀”生出来。“这就是鱼类界的‘借腹生子’。”
虽然“借腹生子”的梦想听起来很“闪亮”,但研究过程却会让人有点“坐不住”。因为,即使刀鱼人工繁殖的技术比较成熟,但实验用的“刀鱼”很难寻找到。而且,就算找到了,刀鱼一离开原有的水环境,一两分钟内就会死亡!
刀鲚洄游路线从长江口水域向内陆,目前最远至鄱阳湖。紫色三角标记点为洄游刀鲚采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