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院士专家齐聚中南林科大,论道稻米产业“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2021-03-22 01:45:28 作者: 众院士专家齐

3月20日,2021全国稻米精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大会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举行。孙宝国、张启发、张洪程、胡培松等四位两院院士及国内粮食领域专家学者,聚焦破解稻米产业共性问题展开研讨。

大会以“中国稻米 创新发展”为主题,由中国科学技术部稻米精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稻谷及副产物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同承办。科技部、省科技厅、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长沙市政府、湖南省农科院等单位相关领导及省内外200余家企业代表出席大会。

(孙宝国院士讲话)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我们一定要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下力气保障好14亿人的粮食安全。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在此背景下,本次大会聚焦破解稻米精深加工、资源合理利用和增值增效、节能减排等共性问题,分享稻米产业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现状,着力为管理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张启发院士讲话)

孙宝国、胡培松、张洪程、张启发院士等四位两院院士先后做了《“十四五”食品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功能性稻米研究》《全面推进水稻生产绿色发展,把长江经济带建成高水平的“绿色粮仓”》《新时期的稻之道》的学术报告。

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金连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稻米及副产物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林亲录等14位行业专家,围绕我国稻米产业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现状进行了分享。

(张洪程院士讲话)

一粒大米,从收割到端上饭桌,加工环节十分关键。林亲录介绍道,目前稻谷加工存在着过度加工、营养物质流失等问题。事实上,稻谷的果皮、种皮和胚中富含众多营养物质,包括花青素、酚酸等多种抗氧化物质、B族维生素、VE等等,加工后的稻谷只剩下由淀粉和蛋白质构成的胚乳,流失了近80%的营养成分。而稻谷精加工在实现技术突破后的理想状态下,不仅能够使稻谷的出米量提高十个百分点,也能够更多地保留稻谷的营养。相关技术的突破十分困难,也许还需要十年二十年,但如何从加工这个环节提高粮食利用率将是一代代科研人员努力的方向。

(胡培松院士讲话)

此外,就资源合理利用和增值增效、节能减排等共性问题,专家认为水稻种业正在发生巨大变革,从追求产量到追求健康,从遗传改良到设计育种,从品种培育到食品的营养健康。

胡培松院士在报告中指出,功能性稻米将是水稻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推动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出健康”转型中,主粮作物水稻应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通过功能细分提升水稻产业、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人民增收”。

张启发院士向我们介绍了以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为主要特征的绿色超级稻(GSR),以及在绿色超级稻的基础上衍生出的稻-虾、稻-蟹、稻-鸭等“双水双绿”的稻田种养新模式。

专家指出,当前,稻米产业存在“重量轻质”“重粳轻籼”“重收轻销”“重米轻加”等一系列不平衡现象,开启新时代道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与新格局,优化品种品质、扩大籼米种植占比是根本;推动绿色方式、强化标准化因地制宜技术应用是关键;促进产业创新、加大精深加工研发力度是方向;创建产业链与供应链对接平台是途径;培育人才团队与支撑动能是保障。稻米精加工产业技术创新将围绕育种、种植、加工、副产物资源化开发的稻米全链条开展创新活动,协同创新能力和服务产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