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五万清华毕业,一个豆瓣网友的征婚是怎么变成大型歧视现场的?

2021-04-07 12:15:04 作者: 月薪五万清华

只要有歧视的观念,就会有人歧视女性,同样也会有人歧视胖子、歧视小镇做题家、歧视病人。

近日,一名山西网友在豆瓣社区的“豆瓣征友大会”话题标签下发布动态,并附上了自己的个人照片。在这条征婚信息中,他简短地交代了自己的工作和月收入状况,对女方的要求是“愿意在山西太原晋中一带发展”。

这条帖子引发了激烈讨论,并引来一些针对征婚者外貌的攻击和羞辱——有不少人评价他肥胖的体型,也有人在转发和评论里引用杨笠的“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火药味十足。

4月2日,当事人在豆瓣发布题为《关于内卷,身材焦虑,性别意识以及近来热度的回应》(下称《回应》)的日志,表达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目前,这篇日志已获六千多个“赞”。

但一篇征婚帖引发的战火并未随着当事人的回应而平息。

月薪五万清华毕业,一个豆瓣网友的征婚是怎么变成大型歧视现场的?

引发争议的征婚帖 图:豆瓣截图

攻击者和维护者的相似逻辑

杨笠的“普却信”梗是在一个脱口秀的表演中抛出,然而在人们使用它的时候,早已脱离它原来的语境。很显然,杨笠在谈论“普却信”的时候,只是在吐槽一种现象,并不针对具体的男性个体,但在这次的征婚争议中,它成为一条反复被引用的、用于讽刺个体的句型,将当事人列为“普却信”的典型。

对其“普通”方面的评价,最主要还是来自他的外貌和衣着。他在征婚帖中使用了一张自己的全身照:穿着格子衬衫,双手叉腰站在一辆摩托车旁——“格子衬衫”正是长年被吐槽的“直男”衣着元素之一,而肥胖的体型在流行的逻辑里也暗示着“不自律”的生活方式。

但很快就有网友指出,这群人攻击的“普男”并不普通,更多的标签和关键词被爆出:他是清华姚班(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的毕业生,曾经就职于摩根大通和谷歌,后放弃高薪工作回到老家在一所二本学校教书。

在这一部分人眼中,他拥有的是堪称一个“大佬”的履历,跟“普通”甚至毫不沾边。

但持有这两种观点的人,评价一个人是否“普通”的逻辑,都有将对人的评判价值单一化和绝对化的倾向:一边是,一个人如果不能维持一个健康的体态,那他不仅在外貌上是受鄙视的,连人格上都可能是“有问题”的;另一边是,如果一个人拥有顶尖的学业和工作履历,那么他应该是“婚恋市场”上的“优质”男性,女性们“看不上”这样的人是因为她们还没有意识到他有多“厉害”。

征婚者在这件事情中经历了一种非常普遍的污名现象——体重污名。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把体重污名归类为“因身体缺陷或特征而受到的污名”。还有学者指出,体重污名将随意的道德判断和身体体型联系起来,是一种针对超重和肥胖个体的刻板印象和歧视——比如在这个事件中,人们仅凭他的外表便断言其“油腻”“相由心生”等等。

根据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段文杰等人总结的以往研究,在职场中,体重污名会表现为不平等的就业、晋升机会和薪资水平,而肥胖女性在工作中受到的歧视更为严重,她们的职业成就和收入低于同等条件的正常体重女性。

月薪五万清华毕业,一个豆瓣网友的征婚是怎么变成大型歧视现场的?

肥胖女性在工作中受到的歧视更为严重 图:CFP

随着事件发酵,微博大V也开始参与到事件评论中。其中储殷代表了相当一部分维护征婚者的声音,用的语言同样是充满攻击性的。在一段短视频里,储殷认为这个男孩“相当优秀”,而“那些嘲笑他的女孩子,没有几个配得上那个男孩的”。

这仿佛一场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和成功学信仰者内部的混战,最激烈的焦点都在于这个人是否真的“普通”——征婚本是个人权利,和是否“普通”没有关系,但争论中两边都认可了一种逻辑,即仿佛一个人只有足够“优秀”,才能免于在公开环境中被评价和羞辱。

“谁也不欠你一个老婆”

在《回应》中,最引起争议的是这样一段话:“在目前的性别社会,男性面临的选择压力是前所未有的。少数的成功者,挤占了适龄男性的择偶空间,使得大部分普通的男生,找不到方法来吸引异性。都说女性是性别问题的受害者,但是实际上,性别问题的受害者也包括男生中沉默的大多数。他们的存在是被忽视的,他们的诉求是被压抑的。”

这段话可能反映了相当一部分男性心里真实的想法。他们认为自己在“婚恋市场”上处于“弱势”,以及“找不到方法来吸引异性”,是竞争失败的结果。

但婚恋可以被简化为一个市场或竞争行为吗?且不说寻找合适的伴侣这件事本身依赖所谓的“缘分”,也就是包含相当大的偶然性,浪漫爱依旧是大多数当代人结婚的重要前提之一,而浪漫爱中双方被彼此吸引原因,恐怕很难仅仅用“竞争胜出”来概括。

另一个微博大V周玄毅也针对此事发了一条评论微博,并被大量转发。他将《回应》中最具争议的段落截图,并列了十条自己的看法,其中被网友引用最广的一句是:“谁也不欠你一个老婆。”

月薪五万清华毕业,一个豆瓣网友的征婚是怎么变成大型歧视现场的?

图:CFP

《回应》让许多人,尤其是让许多女性感到不适的地方在于,它的行文之中似乎默认一个男性本来“应该”有一个伴侣,他找不到伴侣是因为其他男性“抢”了本该属于他的那部分,然而女性不是待分配的资源。不可否认,择偶行为中,长相谈吐、经济能力、社会地位、学历背景等等有许多统计学上的参考意义,但在具体到个体上,一个人是否吸引异性的变量和因素是复杂且多变的。

这被很多人批评为“隐瞒病史”,并附上了银屑病的相关信息和图片。疾病史属于一个人的隐私,一个人选择公开或不公开,都是他的个人权利。除了真正的利益相关方,比如可能受影响的伴侣,其他人本没有资格指责。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