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包括青岛啤酒、重庆啤酒、华润啤酒和珠江啤酒在内的大中型啤酒企业的业绩表现十分靓丽,然而,也有例外者,比如燕京啤酒。
为了顺应时代变革,燕京啤酒通过挖掘品牌传统文化与历史,利用自己的国民品牌形象与国潮高度契合的特性,融入新技术与新潮流,打造新国货。
同时,燕京啤酒以自身多年的民族文化精神传承为载体,积极开展“线上+线下”联动的新媒体宣传,与消费者保持紧密的互动和沟通,不断提升燕京啤酒品牌影响力,推动品牌年轻化转型,积极进行品牌重塑,还斥资邀请王一博进行代言,但从2020年各项财务指标来看,尚未取得实质性效果。
4月14日晚间,燕京啤酒发布了2020年度业绩快报,实现营业总收入约为109亿元,与去年不到115亿元相比,下滑4.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接近1.97亿元,相较于2019年2.3亿元,降幅在14%以上。
然而,燕京啤酒方面却表示,2020年度,公司的生产经营受疫情影响,面临较大压力,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即使进入2021年,燕京啤酒的利润并没有显著好转的迹象,而且还在巨亏之中,为此,股民在贴吧里吵翻了天,批评燕京啤酒管理团队“不作为、乱作为”,尤其是王一博代言费用高昂,却难以在业绩上起到相应的作用。
为啥这么说呢?
2021年第一季度,国内疫情依然得到了有效控制,尤其是“就地过节”,让餐饮行业受益匪浅,从而促进了啤酒的动销。
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燕京啤酒预计营业收入在27.2亿元和28.2亿元之间,与去年同期20.05亿元相比,增幅在36%和41%之间;同期,燕京啤酒实现啤酒销量82.43万千升,同比增长36.61%左右。
“去年同期受突发新冠疫情的影响,公司啤酒销量下降,随着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公司业务稳步恢复。”燕京啤酒方面指出,公司将继续以“强大品牌、夯实渠道、深耕市场、精实运营”四大关键举措作为战略转型的重要布局,聚焦产品、渠道、市场三个重要抓手,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实现持续发展。
虽然收入实现了双位数增长,但是,《五谷财经》注意到,2021年第一季度,燕京啤酒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额度在1亿元和1.2亿元之间,与去年同期亏损2.46亿元相比,减亏幅度在51%和59%之间。
换言之,燕京啤酒还在亏损之中,然而,其他啤酒企业,比如青岛啤酒、华润啤酒、重庆啤酒和珠江啤酒,2021年第一季度依然还在赚钱;正如珠江啤酒方面所言:“2021年疫情影响减弱,我们基本上恢复到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这与燕京啤酒的业绩形成了鲜明反差。
值得关注的是,燕京啤酒方面强调,公司始终坚守产品质量,坚持科技创新,利用国家级科研中心及国家级实验室的强大研发能力,连续推出燕京白啤、燕京U8、燕京八景文创产品、冬奥定制款产品、漓泉1998等高品质产品,积极探索不同风格特色啤酒开发与创新,不断完善与丰富产品结构,逐步实现燕京产品架构品类丰富性、口味多样化,不断打造国货精品,实现品质燕京。
特别是燕京U8的推出,使“小度酒大滋味”的产品理念深入人心,开创了全新的小度啤酒品类,形成了更加灵活、更加贴近市场的产品组合,促进从品质升级、产品升级到品牌升级、消费升级。
然而,据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消息称,山西省晋中市祁县光大玻璃有限公司按照《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召回2019年5月2日至2019年5月8日生产的型号规格为500ml啤酒瓶,涉及数量2206845只。
此次召回范围内的500ml啤酒瓶,主要为北京燕京啤酒(晋中)有限公司2019年6月19日至9月20日8度特制燕京牌啤酒灌装使用。
该产品在熔炉、成型过程中混入杂质,导致瓶体出现气泡、结石等问题,在灌装、包装、运输、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瓶体炸裂,存在危及人身和财产的安全隐患。
不过,燕京啤酒副董事长谢广军就召回220万只涉事酒瓶却表示,燕京啤酒在灌装前有专门进行安全检测,酒瓶检测出问题后直接退回给玻璃厂,因此问题啤酒瓶并未进入实质灌装生产环节,因此不会对消费者消费造成影响。
未来几年中国啤酒发展趋势是销量平稳、消费升级,因此,大中型啤酒企业的首要目标是推动产品高端化,但在这一方面上,燕京啤酒仍需上下而求索。
民生证券在研报中指出,目前燕京啤酒的产能利用率不足50%,在行业需求平稳发展大背景下也不具备大幅提升空间,产能优化动作兑现需要一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