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匆匆而过,36岁的阿都阿牛已经是3个孩子的妈妈,依然坐着“小慢车”为自己的幸福生活努力,而当年送她去结婚的乘务员们,也依然在车上忙碌。
“小慢车”上,时间却好像过得更快。几个小时里,老乡们互相买卖水果蔬菜,交换所需;年长的阿妈拿出针线,在明明暗暗的车厢里,给家里的孩子们缝制鞋垫、头巾;年轻人们聊着外面的世界,互相帮忙给家中的亲人带些生活用品……在大山中穿行的车厢成了沿线百姓“移动的家”,风雨无阻。
列车上,一位彝族阿妈给孙女绣头巾,安静又认真。唐子晴摄
有温度
通站道路、窗外风景和沿途百姓越变越好
正赶上周五,德昌和冕宁站上来不少学生。孩子们三五成群坐在一起,有的翻开书本认真阅读,有的聊天嬉戏扳手腕。
今年17岁的罗艳家住冕宁,去年考上德昌县职业高级中学,每周都要坐“小慢车”回家。“坐汽车有点头晕,车票也要50多块,这趟火车只要7块5。”罗艳说,“列车员叔叔阿姨都很亲切,见面都要问问学习成绩怎么样,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
一位彝族乘客正在给买来的鸭子缝制“外套”。陈姝妤 摄
对这些孩子们,列车工作人员丝毫不敢大意,低年级学生调皮好打闹,要随时提醒,防止磕碰受伤。列车到站前,怕有的孩子读书、贪玩忘了下车,就反复大声报站,还叮嘱孩子们互相提醒,提前到门边排好队。
列车长刘伟说,这些年,彝族老乡们越来越重视教育,这列火车也成了凉山孩子们的“校车”。沿途各个乡镇的孩子们,坐着“慢火车”往返学校,“小慢车”也见证了一批又一批孩子通过教育走出大山。
“小慢车不仅见证着一代代孩子的成长,也见证了沿线的变化。”从原来的列车员到现在的列车长,刘伟在“小慢车”上一干就是28年。
车厢里,老乡们端着各种新鲜蔬菜,互相交换。陈姝妤摄
“以前,大山里的乘客赶车困难,住在高山上的,到车站要走五六个小时。”多年前一场雨天,一位从尼波站上车的老人背着背篓,浑身湿透,脚上沾满泥浆,刚上车脚下一滑,险些滑倒。“当时我在旁边,赶忙拉了老人一把。”
为了方便沿线群众赶火车,一条条通站公路修了起来。在列车都不能完全停进站台的瓦祖站,一条2公里长的通站公路蜿蜒曲折,连接起001乡道和小站的进出站口。“赶车的老乡四面八方而来,现在能开三轮车把行李拉到进站口,学生下了车也能沿着路安全回家。”车站长魏刚说。
今年70岁的的莫果果木在车上做生意,沿途收购时令蔬菜水果。唐子晴 摄
凉山州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正在实施德昌、冕宁、喜德、越西、甘洛5县“慢火车”通站公路33个项目,按总投资100%标准实现全覆盖支持,将直接为“慢火车”沿线约13万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出行条件。
“过去‘小慢车’这一路颜色单调枯燥,只有黄色的荒地和绿色的树。”刘伟说,这几年,沿途景色慢慢多了起来,有灰色的盘山公路,有新房子红色的屋顶和雪白的墙壁,还有五颜六色的学校。
车外的色彩多了,车内乘客也有了不同。“以前彝族老乡们上车都很沉默寡言,坐在角落里很少说话,现在都穿得整整齐齐,甚至有的西装革履,上车还主动跟我们聊天。”
在高铁、动车日行万里的今天,“小慢车”不慌不忙,承载着沿线乡亲们的希望,从乡村驶向城市,从过去驶向现代化,从贫穷驶向富裕,温柔地向世人展示着什么是“中国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