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佳作 | 李馨曌:帕米尔塔吉克人

2021-05-06 20:04:27 作者: 会员佳作 |

第十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评语

作为“80后”的李馨(李馨曌),既有娴熟的摄影技术,又富有国际化的艺术视野。自2009年至今,她11年来常驻新疆帕米尔高原地区,坚持以环境肖像的艺术形式拍摄塔吉克族百姓,并通过作品积极地向世界展示帕米尔高原悠久的历史和人文魅力。她的环境肖像作品独具一格,画面中人与自然之间相互融合,独特的辅助光线使画面充满剧场般的形式感和雕塑般的形象张力。她10多年坚持扎根边疆,用镜头书写对摄影艺术的热爱和对青春的真诚。

2009 塔吉克婚礼

班迪尔乡的塔吉克传统婚礼上,新婚夫妇坐在客厅款待前来祝福的宾客们,帕米尔塔吉克人总呈现出纯粹,平静的一面。

这组作品里所呈现的质朴画面,是我寻找到的一个美丽纯净世界,她位于中国新疆帕米尔高原,也是古丝绸之路上最为艰险和神秘的一段。2009年,当我第一次来到塔什库尔干,冥冥之中,我明白这里就是我要找寻的心灵栖息之地。

2009 骑毛驴的母亲

寒冷冬季的卡拉其古,生存环境极为严酷,骑毛驴赶路的塔吉克母亲却展露出最纯真质朴的笑容。

十多年来,我长期扎根边疆,深入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人的生活,徒步探访各个偏远乡村,全面系统地拍摄了帕米尔塔吉克人,并对帕米尔高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且运用于艺术设计创新领域中。十多年来,我与塔吉克族人一起吃馕、喝奶茶、放羊、劳作,就像家人一样亲密无间。十多年来,我经历过迷路误入禁区、高反呕吐到昏迷被拉进军营抢救、脚踝韧带严重扭伤导致缠了一年的绷带,也学会了给村里的塔吉克族人做大锅菜、挤羊奶、剪羊毛,塔吉克乡亲们和我有着如同“石榴籽一家亲”的民族团结友谊。

2009 年轻的母亲

坎尔洋村的一处院落里,一位年轻母亲和自家小毛驴安静的站着,呈现出田园诗意般的绝美肖像画。

我深爱帕米尔高原这片土地,也许源于归隐宁静田园的渴望。我沉迷于淳朴的塔吉克族人眼神里流露出的安静与力量,他们也成了映射我内心情感的载体。在帕米尔高原,人与人之间坚守的情谊以心交融,维系情谊的唯一理由就是信任与关爱。从质朴的塔吉克族人的气概里,我深刻感受到他们的敬畏、顽强、纯洁与高贵,以及人与自然相融所带来的生命张力。

2009 丰收的季节

秋收季节,塔吉克族孩子们在帮父母劳作,严苛环境、独特的历史决定了他们过着艰苦却有尊严的高贵生活。

2013 余晖下的牧场

十月天气转凉,乌鲁克苏牧场的牧民们即将转场,骆驼是牧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2012 丰收的草场

塔合曼乡的草场,一家人正在储备牲畜过冬的草料,冰川之父慕士塔格峰屹立在远处。

2010 五代同堂的家庭照

五代同堂的塔尔乡祖屋里,家人紧密依存,用族群的温暖抵御严酷的自然环境。

2012 格桑花丛中的两姐妹

斯莱缇小姐妹带着妈妈绣的塔吉克小花帽站在格桑花丛里,格桑花耐寒抗风,为贫瘠增添盎然生机与活力。

2015 杏树林里的少女

杏树枝叶在阳光照耀下绽放出让人宁静的金黄色,塔吉克姑娘身穿自己的民族服装,美丽安静梦幻。

2015 慈祥的玛苏姆奶奶

九十多岁的玛苏姆奶奶身后是她的重孙子,五世同堂的十几口家人用彼此的亲情紧密维系在一起,相互守候,一生相伴。

2015 闺房里的家庭照

色彩艳丽的塔吉克刺绣品是塔吉克女人们的杰作,为广袤苍凉的高原带来繁华似锦的温馨记忆。

2016 草料房门前

杏子沟的小兄妹在帮姑姑劳作。塔吉克族从小就培养孩子们的劳动品格。

2016 春牧场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