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社区多方共治和可持续运营 小区防空洞可变身亲子家庭“斜杠青年”共享客厅

2021-05-13 07:55:57 作者: 探索社区多方

防空洞入口

家住上海虹仙小区的谢昀阳是小学五年级在读生,一放学就要去居民区一处神秘空间写作业,写完作业还会帮忙打扫卫生。最近,他又主动把自己的课外书籍搬来放到空间里的自助书架上,供其他小学生阅读。

这处地下空间不止吸引小学生,还有中青年和老年居民。在此前举办的各类展览中,更有上海乃至外地的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慕名而来。距离地铁站步行需要2公里,但并不妨碍它的人气——在展览期间,单日最高人流达1000人次。

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这其实是藏在仙霞路700弄虹仙小区内的“防空洞”。今年3月,这处位于仙霞新村街道居民小区的人防工程,经过城市更新正式对外开放。与普通人防工程改造不同,它是上海第一个兼顾社区中心功能和社会创新孵化功能的项目,不仅成为居民们的社区共享邻里客厅和创新文化场所,也为探索地下闲置空间公益化开发利用的可持续运营,提供了改造样本。

特殊场所特殊改造

防空洞入口处上方,绘有“战时防空”“闲时服务”“偶尔放空”12个大字,直观展示防空洞的多种功能

如今住在仙霞新村街道虹仙小区内的居民,大多对这处防空洞颇为熟悉。它的入口处与普通的地下空间截然不同:人们可以沿着一条光影坡道进入地下,阶梯和墙面装饰有彩色海报、标识,令人耳目一新,减弱了地下空间的沉闷感。

记者注意到,在防空洞入口处的坡道上方,绘有“战时防空”“闲时服务”“偶尔放空”12个大字,直观展示防空洞的多种功能。“正是因为防空洞的特殊属性,它的改造和一般的城市更新有所不同。”负责空间改造和运营的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项目经理、设计师张欢说。

根据规定,防空洞不可变更结构,但因闲置十余年,室内阴暗潮湿,难以直接开放使用。在不打破原有布局的基础上,张欢团队围绕人防工程“不动结构、安全利用”的设计理念,针对居民的使用需求进行改造。由于地下没有自然光线,设计师安装大量暖光灯,营造出自然温暖的环境氛围;地下室的空气流通性不如室外,团队就在现存的新风管道基础上,增加一根通风管道;考虑防空洞存续时间较长,设计师在水管、消防上进行处理,解决了不少安全问题。

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这类地下空间的城市更新几乎没有技术难度。但在设计师看来,最大的挑战在于怎样把既有的空间资产充分盘活。

虹仙小区的防空洞虽然占地1100平方米,却被分隔成36个小房间及通道走廊,每个房间面积在12至15平方米不等。设计师干脆将这一特点转化为空间优势。“36个小格子间,意味着可以有36种不同的使用功能。”张欢说。设计师将不同房间根据未来的使用功能进行分类,用黄、红、蓝三种不同颜色装饰,同时凸显空间的活泼感。其中,黄色房间是社会公共空间,包括书吧、闲人客厅和展示厅;红色房间是分时段共享空间,包括活动室、录音室和自习室,需要预约并收取一定费用,小学生免费;蓝色房间对外开放租赁,可作为创业者的工作空间,叫作主理人工作室。

改造后,这处空间有了新的名字——“闲下来合作社”,取自“仙霞”谐音,也有居民闲下来到此打发时间的寓意。据介绍,这里将成为亲子家庭、“斜杠青年”、初老群体的共享客厅。不仅将常设阅览室、观影区、社区展厅,还将分时段设立自习室、手工教室、健身房。此外,深受社区居民欢迎的心理咨询、家政维修也将定期在此开展。

定位决定人气高低

走进“闲下来”,人们会发现这里和普通的居民活动点完全不同,很“潮”但亲民,颇具个性也接地气

城市更新常面临这样的困境,空间好看但人气寥寥。如何让空间供给和需求适配,是一门值得深究的学问。

作为虹仙小区精品小区改造项目的组成,“闲下来合作社”自开放以来,平均每天使用人数在100人左右,逢周末和活动展览人流量更高。居民逐步形成固定的活动规律:老年人喜欢上午来,聊天打发时间;下午到晚上,年轻人和学生在此自习或活动,提升了防空洞的使用效率。

怎样才能让不同年龄段的群体都喜欢?早在项目设计之初,设计师就通过一系列手段挖掘小区的真实需求。和常规调研不同,大鱼营造先后开展50多场活动,包括设计工作坊、音乐会、亲子活动、居民聚会,深度接触居民。调研累计参与人数超过3000人次,并有100户家庭代表加入调研微信群。

经过调研发现,虹仙小区是有一万多人口的老旧小区,缺乏活动空间的主要群体是年轻人。根据统计,小区的老年人口约35%,拥有与之相对应的活动场所,如社区老年棋牌室、社区活动中心、社区食堂等。然而小区里的中青年群体,因为忙于工作或家庭,对活动空间的需求难以发现,也难以满足。“想健身,最近的场所是老年活动中心,况且那里的空间并不充裕,只能作罢。”一位20多岁的小区居民坦言。

为了打造儿童就近学习玩乐的安全“据点”,中青年社交、艺术品鉴和亲子活动的场所,以及老年人就近享受便民服务的活动点,在长宁区人防办、街道和居委协调下,小区的闲置地下空间被改造再利用。

设计师在空间软装方面,大量使用饱和度高的配色,塑造出年轻个性的氛围。走进“闲下来合作社”,人们会发现这里和普通的居民活动点完全不同,很“潮”但亲民,颇具个性也接地气。除了共享客厅、活动室、自习室外,规划有15个主理人工作室,有10个已经开业。如“Play ONE”房间,主要孵化青少年篮球俱乐部和赛事;“RESPACE”房间,由东华大学服装设计专业、数字媒体专业两位青年合作运营,打造集观影、访谈、展览、艺术内容运营等为一体的多元创意空间。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