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日丨“如果不做公主,还能做什么呢?”火热全网的隋朝女孩李静训其人

2021-05-18 12:26:52 作者: 博物馆日丨“

最近,抖音上一个“如果不做公主,那我做什么呢”的仿妆挑战话题火了。

美妆短视频博主们仿妆的对象是一位名叫李静训的隋朝女孩。

网友感慨其“来过人间9年”经历了太多的美好,也哀叹生命的短暂,甚至设计出“如果她长大了”的美好剧情。

李静训(600年-608年),字小孩,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北周大将军李贤曾孙女,光禄大夫李敏之女。

李小孩自幼深受外祖母隋朝乐平公主杨丽华的溺爱,一直在宫中抚养。隋炀帝大业四年(608年),殁于宫中,时年九岁。杨丽华十分悲痛,以厚礼葬之。世人对她所有的了解,都是从1957年在西安城西意外发现李静训古墓得知的。墓葬石椁石棺雕制精美,随葬大量金银玉器和瓷器、玻璃器等,琳琅满目,宛如微缩的人间繁华,是保存最完整、等级规格最高的隋代墓葬。

网友们模仿的原型——李静训画像,出自《中国装束大唐女儿行》,是插画师画末春根据出土首饰和出土报告复原的容像。

今天的国际博物馆日,小编带你从博物馆的出土文物中了解这个可爱的小孩。

李静训,真·最富养女孩

散落在国家博物馆的“李静训墓”出土文物,因物件精美、可爱,是许多参观者寻找、追捧的对象。有不少文物爱好者呼吁国博做一期“大隋李小孩出土文物特展”。

嵌珍珠宝石金项链,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堪称出土文物中最漂亮的一条项链。制作技艺之精湛,由28个金质球形链珠组成,各嵌珍珠。项链下端居中的大圆金饰上,镶嵌一块晶莹的鸡血石,最下端镶嵌一块长达3.1厘米、极为罕见的青金石。

嵌珍珠宝石金花蝶头饰,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实物很小很精致,是孩子用的。顶部为一只张开翅膀做飞翔状的蝴蝶,可谓巧夺天工。

波斯风金手镯,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浓浓西域风情的羊脂白玉镶金手镯,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水晶钗,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图片来源:历史博主“老猪的碎碎念”

累计230余件的随葬物品中,还有各类小巧精致的玩物,外祖母几乎把外孙女生前最爱的东西全部殉葬,极尽宠溺。

惊悚又深情 诅咒石棺内刻有最美墓志铭

李静训不但有显赫的家世,更是有着两朝皇室血统。她的外祖母北周皇后杨丽华是隋文帝杨坚的嫡长女,杨坚篡位后,将这位最宠爱的女儿册封乐平公主,杨丽华唯一的女儿宇文娥英后来嫁给柱国李敏。这样的身份就决定了李静训死后的厚葬。

李静训石棺,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李静训的石棺设计得非常精巧,但石棺上有四字诅咒——“开者即死”,非常罕见。这4个字,与其说是对盗墓者的诅咒,不如说是一个肝肠寸断的外婆对早夭外孙女最后的保护。

墓志的内部刻有楷书铭文,虽然仅有370个字,却字字泣血,讲述了墓葬主人李静训的生平,以及她去世之后,至亲的悲切与思念。

李静训,字小孩,从这个称呼,就足见长辈对她的喜爱。铭文以“共知泡幻,何嗟寿夭”绝笔,即使过了1400多年,依然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份悲痛。是冷冷的墓志铭上很少能看见的温情。

根据墓志铭所说,李静训是隋左光禄大夫李敏的第4个女儿,可爱活泼,一直被养在外婆身边,“训承长乐,独见慈抚之恩,教习深宫,弥遵柔顺之德”。

图为网友为她画的生活照

然而“繁霜昼下,英苕春落,未登弄玉之台,便悲泽兰之天”。大业四年(608年)六月一日,李静训殁于宫中,年方九岁。李静训去世一年后,外婆杨丽华也撒手尘寰,随她而去。埋葬李静训的万善尼寺,也是北周后宫的统一归宿。棺板内,这个女孩就如同千年前一样,乖巧安静地躺在里面,伴随着她的是令人惊叹的金、银、铜、玻璃、玉、玛瑙制作的陪葬物。一对镶珠金手镯和两枚金戒指以及金质发饰、衣饰,手指上都戴着银指甲套。这些饰物把她浑身上下装扮得珠光宝气,灿烂辉煌,正如其墓志铭上所说:“戒珠共明并曜,意花与香佩俱芬。”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张玉清 综合自中国青年报、新浪微博、百度百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