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覃瑞 张小红 记者 王信) 清晨,和煦的春光洒满乡野,一群山雀叽叽喳喳的飞过去,绕着一丛灌木翻飞跳跃;鸡圈里的公鸡打了一声长鸣,接着便扑腾着翅膀朝着鸡圈门口飞奔而去,和其他鸡争抢啄食。
“王老师喂鸡呀!”一个小姑娘背着书包从山下走上来,刚爬完一条坡路,气喘吁吁的,脸蛋有点红,略带羞涩地和正在喂鸡的人打了个招呼,便又快速跑进了校园里。
小女孩口中的王老师,名叫王兴才,是桐梓县松坎镇柏山小学的一名普通老师。王兴才生于1962年6月,16岁初中毕业后,就回到当地的柏山小学代课,把自己的少年、青年、壮年、中年都献给了这间小学的三尺讲台,一站就是43年。
柏山小学在1960年以前的校址是在柏山村的毛落组,开始借用民房和粮仓上课,因粮仓逐渐难以适应教学活动。1971年,广大村民和群众家长主动投工投劳,重新选址,在目前的学校所在地,新建了一间纯木架结构的教学楼,老师也从2名增加到了3名,学生增加到了60余名。1990年,王兴才被任命为学校校长,作为本村土生土长的他,深切了解群众和家长对重建学校的期盼,在上级部门和群众投工投劳的支持下,1992年建起了一间土木结构的新学校,新学校的建成,给了当地村民、老师、学生极大鼓舞,在校学生从60余名一度增加到200余名。
2000年,柏山小学迎来了又一次发展升级的机会,经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13万元用于修建教学楼,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王兴才和当地村干部想办法,走村串户,做群众工作,最终新建了砖混结构教学楼。“公路不通,水泥要从许家坪一袋一袋背来,往返一次要2个多小时,每一个劳动力要完成800斤的任务;挖地基的时候,没有公路挖掘机进不来,全靠村民们一锄一锄挖出来;学校周边没有石头石料,要从对面的山上采石粉碎,用钢丝绳套着吊篮从空中滑过来,能想的办法都在想,能用的资源都在用。”王兴才回想说。
新学校建设用了一年时间,共2层10个房间,于2001年秋季落成,成了柏山村的第一栋砖混结构“洋房子”,渐渐地,学校有了水泥操场,有了舞台,有了教师宿舍和食堂,有了硬化道路。王兴才当年在操场周围种下的柳杉树直径已一尺有余,还有从老家山上扛下来的两颗女贞子树也已长大,它们如一排士兵,守卫在校园边,为学校遮着风挡着雨。
从教的43年中,王老师用双脚踏遍了每一个学生的门槛,走遍了村里的大小角落,走到哪里,都能听到“王老师”“王校长”的亲切问候。
“那个时候家里条件不好,要不是王老师,我可能小学都读不完了。”付辅敏说起这话的时候,仍然充满感激之情,当年她家姊妹多,家庭比较困难,父母无力支付学杂费,就让他弟弟上学,她被迫辍学。王老师第二学期发现付辅敏没有来报名,就找付辅敏的弟弟付辅松了解到了情况,他把课本交给付辅松,让他带回去给她姐姐,并转告他爸爸,让付辅敏来读书,学杂费先给他们垫着,等他们有了再给,不能让孩子早不早的就没书读了。
“你是位很好客很热情的优秀校长,在这所学校坚持教学数十年,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好老师!”东华大学支教团的邱君赫在留言簿上写道。“我非常钦佩您一直坚持到现在,不求名利,只为了柏山小学孩子的教育,谢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第二批东华大学支教团的陈宁芳留言这样说。
43年的从教生涯,王兴才把一生都献给了乡村教育,43年如一日地坚守在柏山小学,见证了柏山小学的历史变迁,犹如蜡烛默默地无私奉献着,谱写了一个又一个教育新的篇章。
2016年9月,王兴才获得国家教育部和人社部联合颁发的“乡村学校从教30年”荣誉证书,多次获得县级、镇级“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2006年的夏天,柏山小学走出了2名大学生,结束了全村没有大学生的历史。从2006年开始,每年都有从柏山小学走出去的高中生进入大学,走进社会,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富裕的中国梦而奋斗着,他们从小播种的希望已经逐渐萌芽出土、茁壮成长。
记者手记:从16岁开始走进乡村教育的课堂,今年已是第44个年头,王校长把青春献给了柏山小学的三尺讲堂,从最开始木架结构的教学楼到如今的砖混结构教学楼,一栋教学楼变化见证学校发展变迁,付出了他的所有情感和心血,甘做乡村教育的坚守者,把教育当成了自己一生的事业。
一审:余从源
二审:余旭
三审:唐全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