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带头人 无私奉献见初心

2021-06-18 09:45:17 作者: 志愿服务带头

□通讯员 洪金龙 孙刚

胡正依是一名返沪知青,她18岁上山下乡到江西省修水县农村,十年后回到上海,最初被安置在市绣衣一厂上班,后来受聘在浦东新区塘桥街道宁阳路居委会做了11年治安保卫和调解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2008年,她家搬到张江镇环东公寓,在这里定居了下来。从那时到现在这十几年里,她自觉发挥一名老党员在社区生活中的模范带头作用,由她联络、组织,环东公寓组建了一支15人的志愿者队伍。她们老当益壮,充分发挥余热,积极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深受居民的好评。

胡正依性情开朗直爽,富有爱心,乐于助人,又十分关心社区公共事务。迁居到环东公寓不久,就同本小区不少年纪相仿的姐妹很熟识了。她家住在一楼,天井里搭建了一个很宽敞的阳光房,大家都喜欢到她家来串门聊天。2010年上海市举办世博会,村委会动员村民参加世博会期间的志愿服务活动,胡正依提议大家报名当志愿者,很多人都欣然同意,踊跃报名。从那一年起,她们的志愿服务活动就再也没有中断过。

胡正依带领这支志愿者队伍,她们约定,每周一、周二为开展清洁家园活动的时间。她们分为几个组,在小区内外全走上一遍,拣拾垃圾,清理小广告,把非机动车摆放整齐。她们还另外分出4个人,到相邻的环东别墅小区去搞环境卫生。这么多年来,开展这项活动,已经成为她们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一直坚持做到现在。有时遇上雨天临时推迟一下,雨停后,只要胡正依在微信群里发一条消息,姐妹们就会立即出来参加这项活动。

2019年7月初,上海全市实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后,胡正依她们这些志愿者就成为垃圾分类的督导员。她们分组排班,轮流在规定的垃圾投放时段,在投放点认真值守。发现有的袋装垃圾没有分类,她们会友善地阻止投放,劝导他们就地重新分类;有的老年人起初对干湿垃圾区分不太清楚,她们发现后,就会当着他们的面儿把分装错的垃圾挑拣出来,耐心地告诉他们正确的分法。她们每个人都备有一把垃圾厢房的钥匙,在非垃圾投放时段,如果发现小区内有人随意丢放了垃圾,或是把垃圾放在了投放点外面,她们就随时把垃圾拣走。在她们坚持不懈的督导和模范行动的感召下,在这个小区居民中,把垃圾正确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已经成为新的时尚和良好的习惯了。

2020年年初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后,胡正依她们这些志愿者,虽然平均年龄已经在65岁以上了,但是她们毫不退缩,主动请战,勇敢逆行,积极参加抗疫斗争。每天早上6点半到晚上9点,她们轮流值班,同小区门卫一起,坚守在小区大门口,为进出小区的人测试体温,认真登记外来人员,从来不会有一丝疏忽大意,为保护居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贡献着力量。

胡正依深情地关心着小区的每一位高龄空巢、独居老人,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因而深受老人们的信任和爱戴,很多老年人让胡正依把他们儿女和亲人的联系方式保存在通讯录里,以备他们的身体一旦发生什么状况,胡正依就会第一时间通知到他们的亲人。胡正依更是深受居民信赖的社区“老娘舅”,谁家发生家庭纠纷,或者邻居之间闹了矛盾,胡正依都会主动到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理清是是非非,说透利害关系,帮助化解矛盾,使他们重归于好,她依然是当年那位内心充满善意和智慧的人民调解员。

来源:东方城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