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中原的于阗国王李圣天:西部边陲的守护者

2020-08-17 09:42:24 作者: 心向中原的于

  《宋史·于阗传》称于阗王为“黑韩王”,黑韩即可汗的转音。《宋史·回鹘传》则称:“初,回鹘西奔,种族散处,故甘州有可汗王,西州有克韩王,新复州有黑韩王”,其实均为可汗一词的不同表述,可汗是西域少数民族统治者的称号。新复州(于阗国之新福州)的可汗,即于阗王李圣天。可见于阗的政权,已转入回鹘人手中。

  于阗文书中多次提到狮子王,狮子王即回鹘等突厥民族政权最高统治者“阿斯兰汗”的意译。这或许说明,李圣天正是回鹘人,从其画像也可看出李圣天与原先回鹘王的容貌特征很相似。回鹘汗国时与唐朝联姻,所以李圣天在给宋朝皇帝的上表中自称“阿舅大官家”,这是对回鹘与唐朝以来“舅甥关系”的延续。李圣天的生活习惯,也保持了“其实,粳沃似蜜,粟沃似酪”的游牧民族的饮食爱好。

  李圣天是一位深受汉文化影响的人,延续了于阗国历来与中原王朝的密切关系。他即位后不仅起了汉名、向宋朝重续“舅甥关系”,而且按照中原朝廷的惯例,采用了内地通行的年号,被后来李氏王朝的统治者所效法。其行政建制和职官制度,也处处模仿唐朝。始终不渝地坚持对中原王朝的臣属关系,即认为于阗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政权。

  由于于阗久陷吐蕃,又因中原唐末五代战乱,造成于阗同内地交通断绝,不知唐朝灭亡,所以到了宋朝他仍自称“唐之宗属”。敦煌莫高窟千佛洞有一幅李圣天画像,头戴王冠,一身宽衣博带、雍容华贵的汉地装束,旁边的题记是“大朝大宝于阗国大圣大明天子”,这里的“大朝”就是李圣天对唐朝的称呼。

  于阗国的执着之处,更表现在唐末五代交通断绝之后,虽然与中原朝廷联系不上,却可以与沙州(敦煌)政权接上关系。于阗与沙州早在唐代就已结盟,张议潮举兵打败吐蕃在敦煌建立张氏政权,受到于阗的支持和拥戴。唐末五代,张议潮之侄张淮深继任沙州节度使,于阗王与张氏通信,自称“大于阗汉天子”,称沙州张氏为舅,从此双方交往十分频繁。

  后来,沙州张氏政权后继者争权夺利,自相残杀,终于在后梁贞明六年(920),沙州实权旁落长史曹议金手中。曹氏统治敦煌期间,和于阗的关系更加密切,两地使者、僧侣来往不断。曹议金把次女嫁给于阗王李圣天为后,李圣天第三女又嫁给曹议金之孙曹延禄为妻。所以,在敦煌莫高窟不仅有李圣天画像,还有“大朝大于阗国大政大明天册全封至孝皇帝天皇后曹氏”像,以及“大朝大于阗国天册皇帝第三女天公主李氏为新受太傅曹延禄姬供养”像。可见于阗国与沙州政权不仅是政治上的结盟关系,而且也在血统上结成了亲缘关系。

  特别值得提到的是,于阗与中原的后晋王朝也建立了亲密友好的关系。后晋天福三年(938),于阗国王李圣天派遣一个很正规的使团,由检校太尉马继荣为正使,黄门将军、国子少监张再通为副使,殿头承旨、通事舍人吴顺规为监使,到达后晋都城汴京(今开封),向国主石敬塘进贡,贡物有红盐、玉石、白氍、郁金香、牦牛尾等名贵土特产品,表示归顺之意。

  晋朝对于阗国主动归属十分赞赏,封马继荣为镇国大将军,封张再通为卫尉卿,吴顺规为将作少监。为了向于阗国表示友好,晋朝于同年派出回访于阗的使团,供奉官张匡邺为鸿胪卿,彰武节度判官高居诲为判官,出使于阗并册封李圣天为大宝于阗国王。

  晋朝使团抵达后,于阗王李圣天前往迎接,热情款待。高居诲看到,李圣天的穿着与中原无异。都城的宫殿皆向东开,名曰“金册殿”,有楼叫“七风楼”。李圣天用葡萄酒招待他,还有紫酒、青酒,“不知其所酿,而味尤美。饭食拌以蜂蜜和奶酪,尊游牧习俗,但衣着则用布、帛,如同中原。都城有许多园圃花木,俗喜拜神鬼而又信奉佛教。李圣天的居处,常有紫衣武僧五十人列侍。其年号也依中原,时为同庆二十九年。其国实行州制,都城东南有银州、卢州、湄州,其南一千三百里处为玉州,东则为绀州,这可能就是唐代设毗沙都督 府时,于阗所置之五州。高居诲使于阗时,这里仍沿袭唐代行政制度。都城建筑民风,更是一派东胜风范、中州景象。”

  高居诲也见到于阗境内还有一些吐蕃族篷帐。吐蕃人常与于阗人互相劫掠攻击。李圣天在晋朝使者面前,对吐蕃颇有责诮之言,并要求与晋朝订立联合对抗吐蕃的盟约。晋使张匡邺和高居诲返回时,李圣天派遣都督刘再异随行,向晋朝进贡玉印和美玉千斤,还有降魔玉杵等吉祥物。

1001464832.jpg

  赵匡胤统一中原,建立了北宋王朝后,一直渴望国家统一和安定的于阗王李圣天,闻之欢呼雀跃、不胜欣喜。立即派使前往开封,向宋太祖表示祝贺和归属之意,并进贡了玉圭、玉匣、玉枕等物。这时的于阗除了盛行佛教,一部分回鹘人还信奉摩尼教;所以于阗的摩尼师也向宋朝进献了琉璃瓶、胡锦等物。

  此后,双方使者,僧侣、商人来往频繁。特别是宋朝中原僧侣道圆从于阗回国,于阗僧侣善名、善法等纷纷到达宋朝,不仅加强了两地佛教文化的交流,而且也都带有一定的政治使命。如道圆回国时就与于阗使者同行,善名、善法赴宋朝时,带来了于阗宰相致宋朝枢密使“求通中国”的书信。这说明当时于阗佛教仍很盛行,在政治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于阗王还派其子多次赴朝,贡献方物,沟通与中原王朝的联系。

  宋建隆三年(962),喀拉汗王朝向于阗发动宗教战争,为了取得中央政府和沙州政权的支持,李氏王朝的使者不断往来于开封、敦煌和于阗之间。于阗国的三位太子也分赴沙州和开封,求得支援。宋朝政府因内部事务纷扰,没能从军事上给于阗国予授助,但派了一个157人的佛教僧侣行勤等组成的使团“游西域”,给于阗李氏王朝以政治上的支持。

  当时于阗国力富强,佛教隆盛,疆土“西南抵葱岭与婆罗门接,相去三千里。南接吐蕃,西至疏勒二千余里”,领地可谓辽阔,不失为西域一个大国。但李圣天深受汉文化影响,始终不渝地坚持对中原王朝的臣属关系,乃至影响以后的李氏王朝统治者审时度势,终得民富国强,度过了一段辉煌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