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为何都短命?明朝最有作为的皇帝是谁

2020-11-03 20:09:36 作者: 明朝皇帝为何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经历了十六代帝王,金庸笔下的明教就是明朝的前身,朱元璋初定天下改国号大明。明朝经历了洪武之治、永乐盛世、弘治中兴等最终吴三桂造反发动政变,明朝灭亡。今天小编领大家看一看明朝最有作为的皇帝朱棣,还有探究一下为何明朝的皇帝寿命都不是很长?

朱棣

网络配图

  朱棣即位后,为了避免重蹈惠帝覆辙,削夺解除诸王兵权,巩固了中央集权。明朝初年,退到漠北的蒙古族势力始终是一个威胁,朱棣常常亲临北方边防指挥部署。永乐四年(1406年),他下令营建北京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北京成为了明朝政治、军事的中心,这对抵抗蒙古族的进攻,保证国家统一和长城以内社会环境的安定,有着积极的意义。他设置了奴儿于都指挥使司,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库页岛等地,捍卫了领土的完整。他派遣郑和六次出使西洋.建立和发展与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友好关系,为明朝赢得了很高的威望,前来通好贸易的有三十余国。他五次亲征漠北,解决明太祖治理南方民族地区的遗留问题,设置贵州布政司等,都有利于全国的统一与安定。

  朱棣在内政方面也有许多建树。他知道民间疾苦.把恢复发展农业生产放在重要地位。刚即位时的第一道诏书就是免去山东、北平、河南被战争蹂躏的州县三年赋役。他关心受战火破坏最重的北京地区经济的发展,兴修苏松水利,掀起军屯的高潮。他完善内阁制度,整肃吏治,重用人才,组织编纂《永乐大典》等措施,促进了社会的安定、文化的发展。但他重用宦官,设置东厂,开明代宦官于政之弊端,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第5次北征斑师途中,不幸病死,终年65岁。死后葬于长陵,谥孝文皇帝,庙号太宗。嘉靖皇帝时将他的庙号改为成祖。

  明朝皇帝为何都短命?

朱棣

网络配图

  明朝皇帝为何短命?明朝十六帝,除了太祖、成祖超过六十周岁,其他均不长寿,嘉靖达到六十虚岁,万历达到五十八虚岁,已经算其中较好的,其他皇帝大多在四十岁左右去世。最短命的天启,只有二十三虚岁,正德也只有三十一虚岁,中国古代寿命大多不长,但如此短命也实属少见。

  明清官员超过六七十岁的,一抓就是一大把,明朝内阁官员入阁的时候基本在五十岁以上,首辅经常年过七十。清朝前期除了顺治因天花去世,其他皇帝大多较长寿,为什么明朝皇帝早死?

  明朝皇帝身体素质普遍不好,可能是导致早逝的原因。成化不到30岁,就叹息“老将至”;孝宗即位前身体就不好(可能是先天不足);嘉靖、隆庆、万历三代的身体都不好,所以导致蜗居深宫不出;泰昌、天启的身体更是差到极点。

  奇怪的是,同样是朱家子孙,太祖系统的藩王却大多很长寿。出自太祖的亲王、郡王,活到七八十岁的很常见,有的甚至生育上百个儿子,可见明朝皇室并非天生身体不好。

  问题在于,成祖朱棣可能传下了某些遗传疾病,导致永乐一系子孙普遍身体不好。我们来看看永乐一系留下的子孙数量和其中成年的人数,就可略知一二:永乐有两个儿子封为藩王,一人因造反被除国。

  洪熙有九个儿子被封为藩王,其中一人夭折,为追封;有四个藩王没有留下子嗣而除国;只有四个藩王传了下去。夭折和无子而终的比例超过一半(无子者大多年纪较轻即去世)。

  宣德有七个儿子被封为藩王,其中三人因为无子而被除国,接近一半。正统(天顺)只有一个成年的儿子,即成化。景泰的儿子,包括太子,全部未成年而夭折。

朱棣

网络配图

  成化有十个儿子被封为藩王,其中六人因为无子而被除国,达到一半。当然,其中一人是地震而死,并非自然死亡;其余都是病死。没有子嗣就因病去世的达到一半。

  弘治只有一个成年的儿子,即后来的正德。嘉靖有六个儿子被封为藩王,其中四人夭折,为追封,另有一人被追封太子;两个成年的藩王,有一个在嘉靖去世之前即病死,无子国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