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三国中的真正侠客

2020-12-30 09:43:24 作者: 太史慈:三国

导读:古人对侠客的定义是能锄强扶弱、有勇气、有智慧、单枪骑马敢动太岁恶豪。东吴太史慈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智送公文、义助孔融。可谓是智谋、义气皆有,十分符合侠客风范。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沧海横流,英雄辈出。千载之下的今天,这段历史成为影视文学创作的重镇,不少当年的英雄事迹又成为今人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在这些作品当中,就武将而言,太史慈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其实,历史上的太史慈是一位智勇兼备、信义双全的英雄好汉,即使与众所周知的关张赵等相比,他也毫不逊色。

1.jpg

网络配图

  智送公文

  太史慈字子义,青州东莱郡黄县人(郡址在今山东省东北部)。太史慈少年时勤奋好学,不到弱冠之年就在郡里担任了奏曹史这一官职。当时青州州、郡两府之间有矛盾嫌隙,尽管州是比郡高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但郡府对州府并不买账,一旦两府起了纷争,往往各自上表向朝廷申诉。由于该地距东汉首都甚远,朝廷一时之间也难以分辨是非曲直,经常采用的判断标准就是根据先送到的奏章描述为准。

  有一次,该州郡之间又起了冲突,州府抢先一步,迅速派遣官吏将写好的奏章送往朝廷。东莱郡守听说以后,担心朝廷会做出对自己不利的裁决,当即决定选派得力人员前去拦截州使者。因为太史慈在平时的工作中表现出众,结果年仅二十一岁的他荣幸地被郡守选中承担起这个重任。

  太史慈接到命令,立刻动身前往京师洛阳。他日夜兼程,赶到皇宫门前时,恰好看见州使者正站在宫门前等待通传进见。太史慈大模大样地走到使者面前,对他说:你就是青州派来呈送公文的使者吗?州使者不知道太史慈是何许人,于是老老实实地回答:是。太史慈接着说:你的奏章放在哪儿啊,标题签署等格式都没有什么错误吧?你拿出来我帮你看看。州使者把奏章递给他,太史慈接过来之后,马上拿出身上藏着的利刃将奏章砍得稀烂。州使者大惊失色,知道中了圈套,于是大叫抓人。

  太史慈一把将使者拉到偏僻处,不慌不忙地对他说:刚才如果不是你随便把奏章拿给我看,那么我也不能弄坏你的奏章。现在如果我被抓了,你回去以后州长官也会说你误事而追究你的罪责。依我之见,不如当这件事没有发生,你直接回去汇报说奏章已经送上去了就是,没必要搞得我们两个人都因此而受到处罚吧?州使者没有办法,只好同太史慈一起返回。走到半路两人分手,太史慈偷偷溜回洛阳将郡里的奏章呈送了上去。

  这场州郡之间的笔墨官司最后自然是以郡胜出而告终,太史慈因为这件差事办得漂亮,其机智勇敢的名声在当地被广泛传播。后来州长官终于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不由对太史慈恨得牙根发痒。太史慈担心会因此遭到州府的报复,于是逃亡到辽东以避祸。

  义助孔融

  当时孔融担任北海相(北海,东汉郡国名,治在山东省内),他听闻太史慈的事迹以后,啧啧称奇。由于太史慈已经避祸辽东,孔融欲求一见而不可得,于是他数次派人去看望太史慈的母亲,并且送去大量的食品财物。后来黄巾农民起义爆发,孔融出屯都昌,被义军管亥部包围。恰好太史慈从辽东回来探亲,他母亲对太史慈说:你和北海相孔融素不相识,然而你不在家的时候他经常派人来看望我,嘘寒问暖,殷勤关怀之心甚至还超过了一般的故交,现在听说他遇到了麻烦,我希望你能够前去帮助他。太史慈听了以后,在家陪母亲呆了三天,就单人前往都昌去见孔融。

2.jpg

网络配图

  当时义军对都昌的包围还不是十分严密,太史慈趁夜色偷偷潜入城中,拜见了孔融。他向孔融建议:现在义军还未大集,如果让他带领城内兵马应战,他有把握杀散义军,解除城下之围。孔融这时对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寄希望于其他州郡会派兵马来帮他解围,所以没有听取太史慈的意见。又过了几天,义军的包围圈一天比一天严密,而孔融希望的救兵却一个不见。孔融这才有点慌神,于是决定派人向不远处的平原相刘备求救。由于这时都昌城已经被围困得水泄不通,信使想要冲出包围圈的希望看来是十分渺茫的。

  在这千钧一发的情况下,太史慈再次挺身而出,主动请命担任求救的信使。孔融还是有点怀疑太史慈的能力,他说: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个信使难做,你虽然勇气可嘉,但能够做得到吗?太史慈回答说:当初你对我老母殷勤照顾,我母亲十分感激。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母亲叫我到你这里来,就是说她老人家认为我可能会对你的境况有所帮助。现在大家都觉得这件事难办,如果我也和大家一样的话,那么如何才能报答你对我家的眷顾之义呢?况且现在救兵如救火,你不妨就让我先试一试吧。孔融这才答应了太史慈的请求。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