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战国四公子的事迹和后世对其的评价

2021-01-13 03:44:00 作者: 揭秘战国四公

  战国四公子即:楚国的黄歇、魏国的魏无忌、齐国的田文、赵国的赵胜。他们的事迹主要载于四人列传及四国世家,魏齐事件见《范雎列传》,熟悉史记的读者可以去翻看。他们的性格不一,见识不一,于是乎人生结局亦是不一样,后代对他们的评价也是不一样的。

  关于后世对战国死工资的评价如下:

  求士方面,魏公子和孟尝君做得最好。在关键时刻为信陵君支招的,都是他此前叁番五次请来的贤士。孟尝君则是不分贤愚,好坏都要,不知谁在什么时候就派上了用场。相较之下,平塬“徒豪举耳,不求士也”,经常完美地避开了人才,弱了不止一档。

网络配图

网络配图

  能听异见,知错就改的,还是信陵与孟尝。都是认过错的。赵胜要等宾客跑掉一半才回过味儿来,太糟糕。

  春申和以上叁人不是一个系统,说客出身,无论是否有王室血统都是靠自己打拼得势的。论个人才能与见识,应该是他最优,在后楚怀王时代犹能使楚国复强,着实不易。《史记》对他养士的描述不多,不过记有“以荀卿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嗯,至少眼光不差。

  知友田锋提醒,魏公子的个人能力应该也相当不错,详见魏世家中他对天下局势的大段分析。我也试举一佐证:信陵君重返魏国击煺秦军后,“秦王患之,乃行金万斤于魏,求晋鄙客,令毁公子于魏王”。《史记》里受过这等离间待遇的,都是伍子胥乐毅廉颇李牧范增般的人物,一人隐若敌国。公子位列其中,应该不只依靠德行。

  四君子是战国四位着名的”养士“的贵族,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塬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和楚国春申君黄歇。

网络配图

网络配图

  四人都是战国时代的四个诸侯国的同姓贵族,但其中春申君是唯一一个有疑问与诸侯王室不同姓的。维基百科春申君条目,引自《史记笺证。春申君列传》中指出

  “而司马迁、韩非子、金正炜、钱穆、杨宽均认为春申君为楚顷襄王之弟“,但也有学者认为春申君黄歇是黄国的后人。

  四人既为贵胄,在资源和眼界上均高于常人,因而责任也不同于普通人。稍有不同的是,平塬君,信陵君因为与秦国为邻,饱受强秦的侵扰,他们表现出了对本国诸侯的忠诚和团结一致对付秦国的决心,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抗秦故事,如”毛遂自荐“,”窃符救赵“等,信陵君自古以来一直认为是”义士“的形象。相反,平塬君却有不少负面评价:

  例如,贪图眼前利益,从韩国手中接过上党,导致长平之战40万赵国将士的坑杀饱受后人诟病。

  而且,如果没有信陵君的拔刀相助,以及毛遂成功说服楚国出兵相救,平塬君这一生最大的功绩就可能成为埋葬他的墓志铭。

  孟尝与春申君来自当时与秦国没有爆发全面衝突的齐国和楚国,尤其是较早的孟尝君,曾经一度将出任秦国的相国。他所表现的主要是个人的机智,和他的门人冯驩的才能,如”鸡鸣狗盗“,”狡兔叁窟“等。

  春申君也有不少事迹,其一生征战无数,如北灭鲁国,支援赵国与信陵君一道解了邯郸之围,但是晚年不幸作为了李园”李代桃僵“之计的衬托,因此在四君子中的名声相对较小。

网络配图

网络配图

  事实上,这四君子并没有特别多的共通之处,只是各为其主,但是他们的主要交集都集中在秦国身上。除了信陵君和平塬君的联合抗秦,孟尝君和春申君都有使秦的记录,特别是后者出使秦国,使秦楚暂时缔结合约,使楚国的灭亡推迟了数十年。四君子的出现,尤其叁君子合力的解邯郸之围之战,是秦国统一之前的最后一个大挫折,虽然这使得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大为减慢,却没有根本扭转局势,因为当时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与秦国匹敌,而各国更是勾心斗角,如信陵君这样血气方刚的贵族少之又少。

  可见,战国四君子的大背景都是一个强大的秦国在西方不断强大,而东边的六国的王室却因为制度上的无法匹敌,只能通过部分开明的贵族和他们不世出的养士的智谋在短期内维繫他们的统治避免秦国的吞併,但是他们一方面得到诸侯赏识,一方面又被诸侯猜忌,最明显的就是孟尝君和信陵君。这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功高妨主“思潮之流毒。

网络配图

网络配图

   但当四君子时代过去之后,无人维繫的诸侯国很快就被强秦所吞没,就算出现燕太子丹这样后四君子时代的新一代有资源也有拼劲的抗秦勇士,也无法挽回当时的局势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