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牛"闲人":无官无爵"黄带子"杀人不偿命

2021-01-13 14:56:49 作者: 清朝最牛"闲

  金静之说,她出生的时候,家里已经不在宗室营。老人今年八十岁,1929年生人,此时清廷已经退位18年。如果说,黄带子的衰落是从满清末年开始的,那么,二十多年的持续衰落,足以把一个辉煌从山巅摔进谷底的烂泥里。

  宣统三年,赵尔巽调回盛京,出任总督。感于东北教育落后,赵尔巽报请朝廷批准,用皇饷银建了一批学校。见赵尔巽竟敢用皇家的钱来建学校,身陷困境、对皇饷银盯得很紧的黄带子群情激愤。但此时的黄带子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霸气,只能在夜深人静时,偷偷地在赵尔巽的家门口贴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尔小生,生疮长病;下联是:巽下断,断子绝孙。联是藏头的,上下联头一个字连起来正是赵尔巽的名字。赵尔巽看了对联后,知道是黄带子所为,提笔把对联改了几个字,变成:尔小生,生生造化;巽下断,断事公平。随后,又在府门前自拟一副上联:三年三月赵三哥复来东三省。光绪三十一年,赵尔巽曾任盛京将军,受过黄带子不少窝囊气,后调往南方任职。如今再次回来,今非昔比,黄带子已是昨日黄花。赵尔巽此联看似平淡无奇,内里却暗藏锋机,明明白白告诉黄带子,我赵三哥又回来了,你们接招吧!但这种具有挑战意味的上联贴出去很久,也没有人前来应对,黄带子此时的处境与心境可想而知了。

  黄带子是沈阳历史的匆匆过客,惊鸿一瞥,昙花一现,没有留下多少史料记载。那座威仪凛凛的宗室营也在多年的战乱和风雨的摧残下消失了踪影。上世纪六十年代挖防空洞时,附近的居民在当年宗室营的所在挖出了很多条石和大块青砖,想象着这里应该住过达官贵人。却没有人能准确地说出,这个地方曾经叫宗室营,这里曾经住过七十户从京城迁来的黄带子。

1-150F41T2261G_副本.jpg

网络配图

  不过,黄带子也留下了可以流传千古的东西。当年黄带子在北京无所事事的时候,有人票起了戏班子,为唱戏的唱曲的写了不少优美的唱词,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乾隆年间,黄带子所写的唱词被结集出版,取名《子弟书》。七十户黄带子被发配盛京,《子弟书》也被带到了东北。现在火遍大江南北的东北二人转,很多传统唱段的唱词都是改编自黄带子留下的《子弟书》。

  宗室指皇帝的宗族、族人。清朝宗室是满洲贵族的核心。清朝的宗室是指太祖努尔哈赤父亲塔克世的直系子孙。塔克世生有5子:努尔哈赤、舒尔哈赤、穆尔哈赤、雅尔哈赤与巴雅喇。这5子的子孙都属宗室。努尔哈赤的伯叔兄弟的旁系子孙叫觉罗。前者俗称黄带子,因系黄带子得名;后者俗称红带子,因系红带子得名。觉罗在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方面都不如宗室优厚。宗室和觉罗的区分是皇太极时期开始的。天聪九年(1635)正月,皇太极说:“宗室者,天湟(皇族、宗室称天湟)之戚,不加表异,无以昭国体,甚或两相诋毁,詈及祖父,已令系红带以表异之。又或称谓之间尊卑颠倒,今复分别名号:遇太祖庶子,俱称‘阿格’;六祖子孙,俱称‘觉罗’。”“六祖”指努尔哈赤的祖父景祖觉昌安兄弟六人:除觉昌安外,还有德世库、刘阐、索长阿、包朗阿与宝实。

  端郡王载漪宗室的子女、继嗣、婚嫁、封爵、授职、升降及死亡须俱报宗人府,登入黄册,觉罗登入红册。宗室包括皇室成员犯罪,交宗人府处置。康熙帝处置次子允礽,雍正帝处置其兄弟允禟、允禩都是交宗人府。晚清慈禧太后专权,对待不听她话的皇室成员如皇后皇妃动辄用家法惩治。

  清王朝对宗室在政治和经济上都是优待的。

  努尔哈赤之时,其子侄只封贝勒、台吉之号,皇太极时,崇德元年(1636)宗室封爵定为九等: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和奉国将军。爵号有“入八分”与“不入八分”之别:前4等爵都“入八分”,辅国公与镇国公则有“入八分”与“不入八分”之别。都冠宝石顶,以补服翎眼为差次。奉国将军比较武职正三品。顺治六年(1649)增为十二等。这十二等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乾隆十三年定为十四等:和硕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长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

  爵位等级用不同的章服(以图文为等级标准的礼服)和冠顶相区别:辅国公以上的都冠宝石顶,再以补服(朝服。用金线和彩色丝线绣成图案,缝于胸前和背后)和帽上的孔雀翎眼区别其等级。不入八分公以下的冠珊瑚顶。区分等级的目的一是与百姓区别,二是为了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身份,促其自爱。

  封爵等级不同年俸区别大,一等和硕亲王年俸银1万两,禄米5千石;三等的多罗郡王俸银5千两,禄米2500百石,六等的固山贝子年俸银1300两,禄米650石。

  一等和硕亲王年俸比文职一品官年俸高50多倍。

  皇子15岁封爵,由宗人府提出意见,皇帝批准。亲王子20岁,由宗人府奏请皇帝考试授封。亲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一子袭爵,其余儿子要考试骑射和满语,分别等级封爵。

  王室成员封爵,根据军功大小和嫡庶亲疏决定。没有爵位的称闲散宗室。

  勋劳卓著者,其爵位子孙可以世袭罔替,例如睿亲王、礼、郑、豫、肃、庄这六大亲王及克勤、顺承两郡王,其爵位就可世袭罔替,他们称为铁帽子王。其他人子孙袭爵,或保持爵位,或降一等,到十二世才断。高宗长子永璜于乾隆十五年去世,追封定亲王。死后,他的长子绵德袭定亲王,后降为郡王。四十一年因事革爵,四十二年封镇国公,四十九年晋升贝子,五十一年去世。其子奕纯袭贝子爵,道光元年去世。奕纯子载锡袭贝子爵,道光元年去世,载锡子溥喜袭镇国公。

  入关后任官实行考选制度,朝廷有意为宗室入仕搭桥铺路,开方便之门。顺治十年(1653)令八旗各设宗学,没有封爵的宗室子弟,10岁以上都入学,选择满、汉官员讲授经史,乾隆后满语和骑射也列为教学范围。康熙三十六年(1697)举行宗室会试,但三十九年怕讲八股,习诗赋,会沾染汉人习俗,于是停止此类考试。雍正时令宗人府设笔帖式考试,让他们从笔帖式开始逐步升级。另外是于雍正二年(1724),在金鱼胡同和帘子胡同设左右翼宗学,专门教授宗室子弟。乾隆九年(1744)每5年一次合试宗室学生,由皇帝决定名次。醇亲王奕与其家人合影会试之年赐以进士。嘉庆四年,又恢复了宗室乡试和会试。只考八股文1篇,五言八韵诗1首,一天考完。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说:“觉罗旗人乡、会试,与满洲相同,但宗室考试,不与满、汉同试,另于大场后一、二日,以一文一诗试之。亦在贡院,只一日毕事。十人取中一人,如有奇零,数不及五人则不取,过五人又取中一人。故乡试中七、八名,会试中二名,后增至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