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与文景之治、开元盛世、仁宣盛世等,被并称为中国历史上最繁盛的几个时期。名义上的康乾盛世起于康熙20年平定三藩之乱以后,截止于嘉庆时期的白莲教之乱。但是,当我们仔细阅读历史以后,就会发现所谓的康乾盛世,所建立的背景是持续几十年年的战乱和大破坏。在这样基础上建立起了的盛世,又有多少人会承认呢?
网络配图
一、经济上的凋敝,使经济再也没有恢复到明朝万历时期的水平
康乾盛世起于1681年止于1796年,时间长达115年。真是吹都不会吹,中国历史上何时出现过超过100的盛世。盛世的含义非比寻常,不是可以随意使用。一般来说,一个王朝刚刚从混乱中建立,一般会使用治世的说法,例如文景之治、元嘉之治、开皇之治、贞观之治等等。彪悍的蒙古人也没有上来就出现什么盛世,还是大清国奇葩,一上来就是太平盛世,真是开天辟地头的一份。而且盛世多为后世的评价,自己吹自己出现盛世真是没见过。说它前无古人一点也不夸张,至于后有没有来着还很难说。
清朝康熙时期,平民思想家唐甄总结了康熙时期所谓盛世的经济状况,他的结果是四空:农空、工空、市空、仕空。他认为清朝入主中原50多年来,百姓的生活日益贫苦。当时的粮食价格虽然不高,但是普通百姓却吃不起,当时普通人家吃的最多的不是大米白面,而是从国外引进并大量种植的番薯。当时布匹的价格也很便宜,但百姓们却穿不起,自能自己家织一些粗布勉强保暖。
英国派往中国的特使马戛尔尼在出使日记中无奈的写道:“至少在过去一百五十年里,他们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人们衣衫褴褛甚至裸体,像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的军队,我们扔掉的垃圾都被人抢着吃”。在明朝的万历时期,中国可不是这个样子,当时西方有很多商人来中国进行贸易,当时的中国是西方商人暴富的地方。
网络配图
二、文化的压制酿成了万马齐喑的后果
清朝为了防止民间的反清思想滋生,严密控制文化的发展。从顺治开始至嘉庆时期,一共造成了几百起文字狱,这其中的绝大多数是冤案。这种高压政策只是文人们出来风花雪月之外什么也不能做,想唐宋时期那种铮铮铁骨、豪放与细腻并存的场景,再也没有出现。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为了压盖明朝的《永乐大典》,自己也命人编撰了一部《四库全书》。可是这那里是在编撰,编撰期间销毁的书籍是使用书籍的两倍,而这些书籍多为手抄的孤本,被销毁以后再也没有了。
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都热衷于战争。从康熙前期开始就接连不断,直到乾隆中期,以重新收复新疆为标准,才算恢复了前几代的疆域。此时,中国的总面积达到过1300万平方公里,但是清朝丧失的中国传统疆域也不少。清朝对全国的管理方式也不同,对于明朝的传统疆域,清朝继续使用管理;但是对于那些少数民族地区,更多的只是名义上的统治,在实际的管理中,并没有多少的实际意义。
网络配图
三、管理制度的错误致使清朝很难出现西方形式的工业革命
由于清朝推崇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人不但要缴纳重税,而且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可言。同时由于社会的购买力有限,商人也不会生产出大量的商品。从源头上也就断绝了大机器生产的可能。摊丁入亩的赋税政策虽然对农民的负担有所减轻,但是却将农民牢牢压制在土地上,忙于耕地的需要,也就不会有大量的人口进入城市工作,从人力资源上也就也失去了源头。当然就当是满清官员的水平而言,他们不会懂得了这些理论,但是在他们的错误政策下,中国丧失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在清朝建立的初期,沿海各地有大量的人口逃往海外。清朝为了防止人民外逃,同时防御西方国家的入侵,推出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这条政策明显是弊大于利,虽然对英国、西班牙等国的种种不轨行动,有一定的防范作用;但是中国从此几乎同世界隔绝,不但民众不了解世界,满朝文武各级官吏都不了解,甚至皇帝本人也不了解。直至鸦片战争时,清朝的道光皇帝还在问英国到底在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