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第一人是我

2021-05-27 08:33:54 作者: 董卓:挟天子

  董卓,西凉军阀,依靠绝对的武力,在秦国后院陇西获得了羌胡部落的支持,应大将军何进之邀,到洛阳勤王,没想到一夜之间,何进被杀,京城大乱,董卓打败其他三路诸侯,顺利占领京城,狭天子以令诸侯,最后分账不均,被吕布一刀咔嚓了。董卓是哪里人董卓,字仲颖,甘肃省岷县人,岷县靠近陕西,战国时期就是秦国的后院,秦孝公继位初期,六国策反,找的,就是陕西和甘肃交界的义渠等部落,岷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尤其经常和草原部落打交道,战国后期,打战最厉害的两个国家,一个肯定是秦国,还有一个就是赵国,都是靠近草原,特别是赵国,从草原学了胡服骑射,立马牛的一塌糊涂。至少说明一点,这里的人很彪悍,打战超级凶猛,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因为这里远离中原,文化比较落后,很多地方过的还是半原始的生活。董卓,就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地方,董卓的家是当地的大家族,土豪,可惜,到了董卓他老爸那一代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blob.png

网络配图

  董卓父亲叫董君雅,三国志记载:卓父君雅,由微官为颍川纶氏尉,就是说董卓的老爹叫君雅,是颍川的一个小官,主要负责缉捕盗贼,类似于一个小县城的派出所所长。虽然生活不是很富裕,不过董卓却是一位热血青年,从小崇拜英雄,年纪不大,就喜欢往羌胡的聚集地跑。

  这里就有点奇怪了,董卓对于羌胡,就是个外人,这么经常在人家的地盘上晃荡,怎么一点事没有,而且董卓这家伙还越晃越上瘾了呢?其实很简单,无论是什么地方,就算连年发生战争的边境,唯一不能阻止的,就是经商,刚开始董卓可能只是为了赚点钱,贴补家用,但是和胡人打交道久了,董卓喜欢上了这些粗人。

  董卓有严重的英雄情结,史书记载,董卓少好侠,就是从小就喜欢英雄,强者为王,这和胡人的处事方式是一样的,而且在董卓的军队中,有很多胡人骑士,从这一点可以发现,羌胡部落很认同董卓,认同他天生的领袖气质,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董卓的性格像个东北汉子。

  不仅如此,董卓身强体壮、还会武艺,因为长期和胡人打交道,弓马骑射,样样精通,这样的人,不去参军太可惜了。

  汉桓帝末年,董卓作为全国精英,进入羽林军,一下就成为中央部队的一员了,一步步依靠战功(主要是花钱买通的、靠努力在东汉末年能升官,那只能出现在新闻联播里),最后董卓成为并州刺史、河东太守。

  董卓作为太守,有个优势,就是羌胡佩服他,让他去守边疆,至少可以保证不会爆发大的冲突。但是董卓去边境之后,想法多起来了:现在已经是汉灵帝时期了,国家动荡,自己早已不是那个热血青年,做官也是千辛万苦才爬到今天的位置:刚开始作为校尉,被免职了;后来做了中郎将,和黄巾军打架,输了,又被免职了;后来依靠在战场上不要命的厮杀,还有变卖家产,才有的今天。

  三国演义里,董卓就是个杀人魔王,身边,李儒出阴谋诡计,吕布力战群雄,然后就是玩玩皇宫里的嫔妃,生活乐无边,似乎董卓从出生开始,就注定是个无恶不作的恶魔。

  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人的性格和生长的环境,有着巨大的关系,年轻时的董卓是个非常沉稳、出色的将军,他最有名的战绩,就是和韩遂的战役。

  韩遂在大将军何进的文章里提到过,是羌胡的一个首领,和马超的老爹生死之交。汉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韩遂杀了其他三家起义部队的老大(边章、北宫伯玉、李文侯),整编之后,共十多万部队,总攻陕西,陕西太守李相叛变,投降韩遂。公元188年,韩遂和好基友马腾联合出兵,进攻陕西宝鸡市,宝鸡和帝都洛阳之间,唯一的屏障只有西安。很危险,宝鸡如果没了,起义军越过西安,就是一马平川,这个时候洛阳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董卓。当然,董卓确实有这个实力,他作为前锋和皇甫嵩的中军配合,依靠长期和羌胡打交道积累的经验,最终以绝对优势打败了韩遂的兵马。不仅如此,董卓在讨伐羌胡时,四路大军被围,三路全军覆没,只有董卓的军队,利用上流河水,用水攻拦住羌胡的骑兵,逃回了大本营,上一次四路大军讨伐草原部落,只有一支军队安然返回的,是谁?卫青!

blob.png

网络配图

  董卓为什么能进京城

  汉灵帝后期,董卓已经拥有了一支陇西当地人为主体,羌胡为突击先锋的混合部队,董卓的军队有个特点,就是个个人高马大,战国时期,陇西作为秦国的后院,秦献公回国后,那么穷的国家都敢于和当时最强大的魏国连年征战,靠的就是陇西部落,这些天生的骑士。

  汉灵帝死后,外戚大将军何进和宦官集团打群架,何进的优势是外面全是他的人,什么文官集团,都跟着何进混,宦官的优势是,皇宫里面都是他们的人,什么皇帝、太后都帮着太监们说话。于是他们之间吵架就变成了这样的局面:

  “有本事,放学别走,出了学校,看我揍不死你”

  “丫,你别走,我告诉老师去。”

  十天半个月的搞下来,谁也没服谁,这时候军师袁绍出场了,关于袁绍最有名的就是四世三公,啥意思呢,就是从曾祖父开始,四代人出了三个太傅、太师和太保,这是古代官职的最高荣誉,当然,此时袁绍只是一个暗地里捣鼓捣鼓的愤青,他当时代表的是以士大夫和太学生为核心的反太监联盟。

  袁绍的主意是这样的,现在收拾不了这群太监,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都缩在皇宫,而皇宫的老大何太后,又不同意何进处这群死太监,那么问题的关键就是何太后,怎么才能让她妥协呢?很简单,吓唬吓唬她。

  于是,何进就征调了远离京师的四支部队,到京城来,如果可以吓到何太后,让她妥协最好,如果不行,就发布勤王令,直接命令部队开进洛阳城,杀光太监。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