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然,高考报考应该是非常个性化的选择过程,结合自己的分数综合考虑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等因素,做出一个比较理性的选择。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史春辉:
? ? ? 随着高考改革不断深入推进,改革省份越来越多,明年将有第三批改革省份实施新高考改革,届时将有更多的省份在志愿填报过程中采取专业+院校的方式,一方面对高校来讲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内涵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学生选择来讲,更多地关注专业兴趣。但是我们实际报考中还是要提醒考生,专业和院校一定是结合起来考虑的,既考虑学校本身的学科特色、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就业质量,另一方面要将自己的专业兴趣结合其中。
?
Q3.志愿填报怎么可以不浪费分?有何技巧?
?
门头沟区教育考试中心副主任杨景全:
? ? ?考生在知分、知线、知位置的情况下填报志愿,几乎不会出现低分高录取的情况,但是考生和家长通常期望值会很高 ,通常会“分分计较”希望不浪费每一分。如果考生成绩只是略高于志愿院校,在专业录取时的优势就不足了,相反如果高于志愿院校分数较多,会增加录取到理想专业的机率。所以考生在考虑志愿时,应该适当拉开院校专业组间的梯度,增加志愿院校专业组的填报厚度。考生需要根据成绩定位以及个人的情况,将填报志愿分为若干个梯队,每个梯队包含若干个院校。首先梯队中可以填报几个稍高的院校专业组志愿,其次再重点填报十个或更多和自己成绩定位相当的院校专业组志愿,最后还需要填报几个比自己定位略低的保底院校专业组。形成合理的梯度、增加填报的厚度,既可以确保投档,同时也实现了不浪费考分的目标。
?
Q4.新高考形势下,留京还是出京?
?
丰台二中校长何石明:
? ? ?一般情况下,建议家长在志愿填报的时候最好留京,北京部署和市属院校比较广,可以选择的范围比较广。孩子们在做平行志愿30个中选择的时候,在北京选择的可能性较大,疫情影响,家长还是希望孩子交流沟通起来方便。这次是本科志愿,考试再继续深造考研的选择也会多一些。
? ? ? 但每个孩子个体情况不同,如果考生的分数比较“边缘”,可选的外地学校实力明显优于选择北京院校,那么建议考虑外地院校。比如自己的成绩在北京只能上一个市属院校,但在外地可以上部署院校,这种情况下,建议考生考虑外地院校。
?
Q5.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父母如何处理与考生的分歧?
?
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市大峪中学副校长王锋:
? ? ? 首先,家长要尊重考生选择,虽说知子(女)莫如父(母),但家长仍需明白高考志愿的主体应该是考生本人而不是家长,大学是要考生本人去读,而不是家长。因此,家长应当理性分清自己的愿望和孩子的愿望,不将自己的意向和价值观强加给孩子。考生才是主体,考生的职业规划当然是由考生来决定。如果考生勉强答应了家长的选择,由于所学专业不符合自己的兴趣专长,又不是自己的自主选择,势必学习的积极性和抗压性都会受到影响,对孩子后续的发展也会不利。其次,家长在做足功课的前提下提出建设性意见。考生的社会经验毕竟匮乏,可能满怀理想主义,专业选择不切实际。为了考生的职业发展负责,家长就要提前做足志愿填报的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
?
怎么才能更好地发挥建设性作用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准备:
?
(1) 新高考政策是否了如指掌?
? ? ? 作为第一届新高考考生的家长,从孩子进入高一开始,就应该对新的高考政策进行反复研读。清楚新高考的志愿填报和以往有何不同?往年的数据能否参考?选考科目对专业选择有何影响?如果这些信息都已经全面掌握,并通过参加各种辅导讲座有了深刻理解,自己所接触到的志愿填报知识远远超过了考生,同时借助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分析数据,并能根据掌握的数据给学生进行指导和判断。那么,在充分的事实数据面前,相信考生会理性的分析家长的建议,通过彼此的协商,最终达到一致意见。但是,如果家长还没有学生清晰新高考政策,那就不要横加干涉,还是放权给孩子进行分析选择吧。
?
(2)用实际案例进行善意提醒
? ? ? 如果感觉考生的选择不切实际,家长不要急于否定,可以通过收集志愿填报中的成功和失败的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比较,结合考生的现实情况,帮**生对院校和专业选择进行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能够起到提醒作用,让他自己能够评价选择的不足之处,从而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