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个关于蓝衣女孩天台教唆**的事件,在网络上疯传。
当时就关注了这个事情,一直在等后续,遗憾的是当事人也好,记者也好,没有给予后续的更新,可即便如此,也没有阻挡网友持续的讨论,不断发酵的猜想,以及脑洞大开的阴谋论。
大概是《神秘的角落》对大家的影响太大了,大家纷纷评论说:太可怕了,这就是现实版朱朝阳!
简单陈述一下事件经过:7月11日,一位男士在家时,通过自家窗户看见天台上,居然有一位年纪很小的女学生,在天台最外沿活动,单看视频就足以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因为女孩站在天台的最外沿,稍不留意掉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本来只是熊孩子缺乏安全意识,玩的太惊险,批评教育就能解决的事情,毕竟每年都有熊孩子上天台翻栏杆等新闻,大家也都见怪不怪了。
可是,当该男子马上冲出家门,爬上天台,迅速把孩子叫回来批评教育,并扬言要将视频发给大人看时,蓝衣女孩的表现因为太匪夷所思,所以引发了大家的暗黑猜想。
很多人认为,这个女孩就是朱朝阳翻版,她就是故意将同伴引到天台上,教唆她们跳下去的。
推论的理由有三:
首先蓝衣女孩本身是有风险意识的,她自己紧紧的拽着栏杆,却看着两个更小的伙伴玩高空惊险;
其次,当男子让孩子们进来时,其她两个小女孩表现的很听话,但蓝衣女孩的关注点却是,他在拍我们;
最后,这个女孩一直在强调让男子删掉视频,并且在男子拒绝的时候,非常彪悍的冲上来抢手机,被网友认为是想销毁物证。
其实,单从视频来看,得出这样的推论很正常,毕竟被张东升支配的恐惧,简直太刻骨铭心了。但是结合实际来看,每一个推论都拿不出足够的证据。
因为女孩比另外两个孩子大,有风险意识很正常,表现的更理智和淡定,也很正常。
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不同,性格习惯不同,有些孩子就是显得更早熟,更理智,可是你要因为她冷眼旁观另外两个孩子做惊险动作,而没有阻止,发现有人偷拍,害怕被家长知道而疯狂抢手机,就判定她有反社会人格,就有些过于武断了。
因为换位思考一下,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如果看到有人乱闯马路,在铁路轨道上漫步,你会上前阻止吗?你如果发现有人偷拍你,画面里的内容你不愿意让其他人知道,你会上前抢回来吗?
每个人的做法都不一样,因为性格和习惯不一样,其实孩子也是如此。
很多人可能会说,那两个孩子明显是她的同伴,性质不一样。
如果你坚持认为,蓝衣女孩就是有反社会人格,就是教唆或者或诱导同伴坠亡,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但这个可能性极其微弱。
因为一项数据显示,反社会人格平均只占全球总人数的1%,欧美社会尤其是美国,反社会人格比率高达4%,但是亚洲地区明显较低,以中国台湾为例,反社会人格比例只有0.03%到0.14%。
这么低的比率,意味着将人类出现的异常行为,非常粗暴的判断为反社会,是不合理的。
但是,如果不是反社会人格,为何孩子会出现这种表现呢?
甚至于评论区有网友说,幼时也被家里的堂姐教唆,从楼下跳下去吧,不疼,我有魔法罩着你,不会让你摔掉地的。
孩子们的残忍行径,除了反社会人格可以解释,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有的。
首先,孩子有同情盲区。也就是说孩子的良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教化的,孩子本身是不具备感知他人痛苦能力的。
当你问孩子,可以打人吗?可以抢别人东西吗?他会告诉你不可以,因为大多数家长都教育过孩子这一点,但是,由于同情盲区,或者同理心盲点,让他们在那些大人没有告知的领域里,往往用一种随意甚至残酷的方式行事。
比如说,孩子可能因为一个同学头发脏,身上臭,穿的破旧,抑或只是比较奇怪,就发动其他同学孤立或者嘲笑该同学,甚至在对方反抗时发动更激烈的围攻,做出更极端的举动,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同情盲区,让他们根本没有办法移情的去感受对方,换位的去思考问题。
孩子的同情盲区越多,就意味着家长在后天教养中,过于追求规则,理性,忘记了同理心的培育。
很多孩子遇到小动物时,都会出于好奇去捏一下,打一下,这个时候,父母如果告诉他,你这样做,小动物也会很痛,或者以同样的方式让他感受一下,他就会建立换位的同理心,否则,小动物也好,人也好,在孩子眼里,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狮子会无情的杀死猎物,只是因为它饿了,大多数人类做不到这么麻木,是因为人类可以想象到这种恐惧和痛苦。
孩子也是如此,掉下楼的恐惧和痛苦,有时是需要大人告诉她的,否则,她可能出于本能不会让自己掉下楼,但是她根本无法感知同伴掉下楼的痛苦。
美国有一个黑人音乐家,他一生中有一个过不去的坎,给他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折磨,就是他七八岁时,曾亲眼看着自己的弟弟掉进水里,而他没有喊自己的妈妈,也没有将弟弟捞上来,就是静静的看着,直到弟弟失去了呼吸。
你说他是反社会人格吗?也不是,单纯只是幼年的他,没有这个概念,关于死亡的概念,关于痛苦的移情,他想象不到弟弟在水里有多煎熬,也想象不到弟弟死了会是怎么回事?甚至于有时仅仅是出于好奇,孩子们会选择围观,但当时未教化的他们,根本不明白自己的行为有多残忍,会酿造怎样的后果。
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时不仅是要求孩子规避风险,还要告诉孩子潜在的风险意味着什么,甚至于可以让孩子感受一下。
比如有些孩子喜欢抓开水瓶,你告诉她一千次不准动,都不如倒出一杯开始,让她手指头感受一下被烫的疼痛来得实在。
一个外国心理学家说,她女儿小时候特别喜欢开淋浴的水龙头,但是出来的水有热的有凉的,她就将水调到热的那边,让她自己感受一下水有多烫。后来她大一点了自己开水龙头,也总是自己调到冷的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