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些人奉为典范的美国专业媒体,这样的不成比例报道,也每天都在发生。
前段时间,美国多家媒体竞相报道白宫发言人凯蕾·麦肯尼要求各州全面开学,甚至表示“科学不应该挡道”,比如《*****》等,推文干脆就这样说:白宫发言人凯莉·麦克纳尼谈学校重新开放:科学不应该阻止这一进程。
这则新闻出现后美国网友炸锅,甚至对发言人人身攻击,很多人有了“白宫认为科学不能阻止开学”的印象。实际上当时凯利的原话是:“我们认为孩子不应该被关在家里,任其造成毁灭性的后果。**非常希望看到开学,科学不应当成为这方面的阻碍。”凯利还列举了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一份研究称,孩子感染新冠后变为重症的威胁要远小于患季节性感冒,最后的话是:“科学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
媒体断章取义使得其遭到误解。白宫与媒体关系紧张,比如特朗普动不动就指责CNN们是“假媒体”,前段时间这位发言人还喊话《****》错误报道,让其将普利策奖还回去,这些媒体有意无意地形成了偏见。针对这次“科学”事件,这位发言人在推特上转发解释时,加上了“媒体偏见案例研究”。
品牌被公众误会,一定程度正是各种媒体因为种种原因的错误偏差、不成比例、主观偏见的报道导致的,一些媒体在报道高德地图“家人地图”时同样是过度强调“查岗利器”,却忽视高德地图做这个产品的初心,以及周全的隐私保护考量,导致高德地图被冤枉。
如今媒体碎片化,不只是内容本身可以影响人,算法的一行代码决定哪些人看哪些内容,运营的一条push让一则新闻到达特定人群,社交网络上的一张图片精准影响圈层用户……看不到的内容下,公众认知正在被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对品牌来说是日益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