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恋空》剧照。
?
现代媒介的形成与发展,无疑改变了人类的时间、空间观念,令世界各地的讯息得以在受众眼前不断涌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坏消息就是好新闻”的媒介道德状态。在信息全球化和此种观念作用下,**、冲突、死亡等事件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新闻,甚至形成了“消费死亡”的文化——对于一些公众人物来说,死亡引发的热议成了其一生最为高光的时刻。
?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戴维·菲利普斯在研究媒介与**的关系时,首次提出了“维特效应”。所谓“维特效应”,来源于歌德著名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指的是这本小说风靡全球时,对其痴迷的全球读者纷纷效仿主人公维特而**的风气。在戴维的研究语境中,“维特效应”用来指涉受传媒影响而模仿**的行为。当时戴维的研究对象主要还是报纸,通过研究1947年至1988年间英美两国的**率,他发现当报纸发表**新闻后,**率会上升这一现象。
究其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是细节描写和简单化归因,为了令读者们“感同身受”,媒体常常对**地点、方式、氛围等详细描写,却忽略了**者长期、复杂的心理成因,例如简单的归因为压力大、有抑郁症等;其次是娱乐化、渲染化的叙事,因为这样的描写往往能够带来更多的流量效益,造成更大的影响,更容易达到“坏消息即是好新闻”的效果。此外,一句“天堂没有**/伤害/痛苦……”的总结,看似悲天悯人,表达愿逝者安息的美好祝愿,却可能无意中给原本正饱受情绪困扰的潜在读者一种“**可以解脱”的讯号。
?
以上种种发现,在互联网媒介高度发达的今时今日似乎更有意义。以三浦的**来说,作为娱乐圈中人,三浦应该不太可能对此前其他明星**的消息闻所未闻。那么,此类悲剧性新闻会否潜移默化地引发了一种“维特效应”?在此,我们当然不是说三浦的**是一种对此前明星**的“盲目效仿”,他必定有自己难以承受的苦痛与绝望,但是此类讯息的影响,会不会造成他在绝望中放弃其他做法——例如向周围人或专业机构求助,而别无选择的影响因素?**真的只能是他绝望之中,唯一的选择吗?事实上,这才是令人痛心和惋惜的;而这样的提问更不仅仅只针对三浦的离世。
?
公众人物对媒介依赖的职业特性,加之更高的网络**风险与“倦怠社会”现实,令一些艺人在歇斯底里地追求积极完美的同时发动了自己对自己的“攻击”。越来越多对此类事件的报道,也可能加剧着他们内心的绝望和无助,从而寻求以此解脱。而当悼念、纪念的浪漫叙事通过媒介刺激和挑动着受众的情感,对这一现象的反思也止步于此。震惊、惋惜、伤感过后,文化传统、艺人体制、情绪处理,当然还包括媒介角色等境况如果仍然毫无变化,那么一个悲剧的发生可能仅仅只是无数悲剧的复制。
或许唯有当更多人反思这种悲剧并产生变革力量时,我们在缅怀逝者时,才好说一句“他曾经幸福过”,或至少让更多备受困扰的人有继续活下去的希望和可能。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胡雅雯;编辑:走走;校对:陈荻雁。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延伸阅读
名人**:我们的时代并非太过肤浅,而是太过残酷
崔雪莉,不完美偶像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