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航母舰载机运用模式的演变和航空保障在舰载机出动架次率生成中的作用(一)

2020-08-25 18:10:54 作者: 浅谈航母舰载

二战中,航母初建功勋是在1940年,英国“光辉”号航母的鱼雷轰炸机编队攻击了塔兰托港内的意大利海军,击沉一艘、击伤3艘战列舰,此举使美国等海上强国意识到航母时代的来临。太平洋战场美日海军对战中,航母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二战中最著名的十次航母战斗有8次发生在美日对决之中。在这些战役中,航母的任务由早期的保护战斗舰只、实施远程侦察和延伸火炮作用距离,发展成为对海、对陆攻击的主要力量。

准备放飞第二波机群的尼米兹级“华盛顿”号,此时甲板上只停放了约16架战斗机。降落道末端的直升机担负搜救任务,在攻击波起飞前准备升空待命。


回顾二战历次航母大战,作战双方航母能够一次性出动舰载机数量的多少往往是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因素。在历史上最大的航母决战马里亚纳海战(又称菲律宾海海战)中,日本出动航母9艘、舰载机498架、其它各型战舰38艘,美国出动航母15艘、舰载机956架、其它各型战舰97艘。美国取得了此次战役的决定性胜利,日本航母**从此再无力与美军抗衡,并在4个月后被悉数全歼。

在航母运用中,一些海军专家发现,舰载机出动回收效率对于整个航母的战斗力至关重要。在历次海战中,航母甲板指挥官竭尽全力使回收的飞机尽快再次起飞,然而由于当时飞机性能的局限,甲板空间缺乏科学合理设计,航母搭载的保障设施不够先进等因素极大地影响了舰载机再次出动的效率。例如美国约克城级航母虽可搭载90多架舰载机,机库最大容量可达110架,但是在太平洋战争时期,准备和发动一个波次的攻击任务却需要飞行甲板和机库同时努力两小时以上,才能完成机群的调度、加油、机械检查、挂弹、起飞序列排列等一连串工作,极大限制了航母战斗力的发挥,因此作战双方都只能大规模提升航母的建造数量进行弥补。截止二战结束时,各国共建成170余艘航母,其中美国的在役航母数量多达97艘。

二战结束后,随着航母数量需求的减少,美国等一些国家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核武器的研制上。在很多军事专家看来,远程轰炸机和***象征着未来武器的发展方向,而航母的作用已经发挥到极限,不必再投入大量资金。这种对航母战斗能力的质疑引发了激烈讨论,真理越辩越明,接下来人们对航母的认识逐步清晰:首先,航母舰载机的作战不仅限于对付海上目标,还可以更多的将火力投送到力所能及的陆上目标;第二,航母舰载机与陆基飞机相比,其优势在很大程度取决于航母的机动性和多功能性,这使得舰载机具备了陆基飞机不可能拥有的突然袭击和集中攻击能力;第三,为了使用航程更长、载弹量更大的高性能舰载机,对航母的起飞、着舰等一系列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
美海军在完成喷气式飞机全面取代螺旋桨飞机后,认识到了航母在局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特别是在1965~1968年将越南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期间,美海军总结出航母舰载机的循环出动(cyclic operations)和集中打击(Alpha strikes)两种运用模式。

循环出动模式下,一个航母攻击波的典型编成:12架战斗机、1架预警机和1架电子干扰机。这种规模的机群只需10分钟即可完成出动或回收作业,运转效率很高,因此才能满足1~1.5小时作业周期的要求。


循环出动中,航母通常以1.5小时为周期组织舰载机的放飞和回收,在每天12小时飞行时间内执行8个循环即波次出动。第一波次飞机起飞后,第二波次在1.5小时后起飞,紧接着回收第一波次的飞机。而后执行第一波次任务的飞机快速进行加油、挂弹、飞行员简报等再次出动准备作业,在第二波次飞机回收前完成出动。全天航母上交错进行起飞和回收作业,以确保作战区域一直有飞机存在。集中打击是在短时间内对单一目标进行高强度打击时使用的一种模式。在集中打击过程中,航母上所有可用飞机都组合成一个打击小组,通常情况下会使用多个航空联队进行集中打击,有时也会与空军进行联合作战。越南战争中,美军曾在一小时内使用5艘航母的舰载机对单个目标进行集中打击。为进行集中打击,航母一般要花费两小时进行舰载机群的加油、挂弹等作业后才能出动,而且完成一次集中打击的回收后,还需要1.5小时才能恢复到循环出动模式。

可以看出,集中打击是二战中航母运用模式的延续,而循环出动是在喷气式舰载机大规模服役后,舰载机打击能力和航程大幅提升的情况下,孕育而生的一种航母舰载机全新的运用模式。(请期待后续更新!)


大家可以搜索官方淘宝/微店:舰船知识杂志社,咨询订阅《舰船知识》!同时,为了回馈读者朋友们的支持,即日起在淘宝或微店下单金额满260元的读者,将赠送价值198元的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纪念信封一套!

?想订阅《舰船知识》电子版的读者 ↓↓↓↓↓↓↓↓↓


本刊保留所有刊载文章、图片的版权专有使用且转授权,任何单位如欲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文字、图片的,应取得本刊同意。本刊所刊载的文章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刊立场无关。

? 喜欢本文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