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航母舰载机运用模式的演变和航空保障在舰载机出动架次率生成中的作用(一)

2020-08-25 18:10:54 作者: 浅谈航母舰载


编者按:在上一期的“舰船航空保障”栏目开篇之作中,我刊专访了舰船航空保障学会主任委员、首任航空保障系统总师、原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院长张宏军,请他围绕舰船航空保障如何推动系统工程理论再发展、航空保障与“三个转变”的关系、舰船航空保障行业发展及其学科建设三个核心问题进行深刻阐述。他尤其提到了舰船航空保障系统对体系的贡献度要通过关键指标,如出动架次率来衡量。

本期,我们特邀舰船航空保障学术***两位专家撰文,深入探讨航母舰载机运用模式的演变和航空保障在出动架次率生成中的作用这一涉及多学科的复杂大系统问题。文中充实而系统的分析、例证与结论、判断,对我国航母设计理念、方案选择以及战斗力生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并排停放的美国“中途岛”号(上)和“独立”号(下)航母。“中途岛”号服役期间,从直通甲板改为斜角甲板,舰载机出动模式也经历了全甲板出动到循环出动的改变,是航母舰载机出动能力提升历程的“活化石”。二者相比,可以直观看出如何才能提高舰载机出动架次率。


航母是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手段的大型水面舰艇,从1910年美国人驾驶飞机首次从“伯明翰”号上起飞至今,航母的发展已走过了一个世纪。在这一百年中,随着飞机能力不断增强,航母舰载机的运用模式也从一战中的目视侦察和小规模袭扰,到二战中的大规模空袭和航母对决,再到现代战争中的夺取战场制空权、制海权和对地攻击等。从越南战争开始,喷气式飞机全面取代了螺旋桨飞机,舰载机的航程与载弹量大幅提高,这一方面使单架舰载机拥有了摧毁多个目标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航母具备了持续打击能力。

在此条件下,舰载机的循环出动模式孕育而生,并在伊拉克、阿富汗等多场局部战争中崭露头角。为衡量舰载机循环出动能力,美军提出了舰载机出动架次率概念,并将其作为“福特”号航母的关键性能参数。伴随着航母发展,航空保障作为母舰为舰载机完成航空作业所提供的各种手段,也从最早单纯提供燃料和弹药,到完成舰载机弹射起飞和精密引导,再到实现舰载机出动回收作业的高效调度和信息化指挥,逐渐成为航母舰载机出动架次率生成的重要基础。

美国列克星敦级航母“萨拉托加”号出动和回收舰载机的场景。

运用模式的发展
最早的航母雏形是将渡船、巡洋舰等改装成具备搭载飞机能力的船只。一战前,水上飞机首先被用于海上侦察,但恶劣天气下飞机在船后牵引可能发生进水、倾覆等危险。英国人为解决这一问题,在1912年改装了3艘渡船运输水上飞机,此时的“水上飞机母舰”没有飞行甲板,无法供飞机从舰上起飞。后来英国人改装了“暴怒”号巡洋舰用于飞机搭载和起飞,1918年一战结束前,从“暴怒”号上起飞的6架“骆驼”战斗机,攻击了德国的飞艇基地,这是第一次从军舰上起飞的飞机所进行的攻击。但“暴怒”号中部的舰桥、桅杆以及烟囱等上层建筑均未拆除,甲板分为前后两块,烟囱排出的热气、上层建筑造成的气流和侧风捉摸不定,飞机降落既不方便又很危险,因此飞行员们大多选择在水上降落或去陆地机场着陆。

美国列克星敦级航母“萨拉托加”号。当时的舰载机均为螺旋桨飞机,且空重只有几吨,在甲板风的帮助下只需很短一段跑道即可起降。因此当时的舰载机采用全甲板攻击方式,即整个直通甲板都用于停放参加攻击波的飞机。机群降落时,只在母舰尾部留出一段降落道,前方用于停放着陆飞机,二者之间只用一张拦阻网分隔,以免发生意外碰撞。

可以看出,一战结束前出现的航母萌芽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航母,主要是为舰载机起降提供必要的场地,此时的舰载机也只是完成目视侦察和小规模袭扰等“敲边鼓”工作。但军舰加飞机这一创新性作战手段所带来的巨大作战潜能,引起了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的关注。一战后,各海军强国于1922年签署了《华盛顿海军军备条约》,严格控制战列舰和航母建造,但准许各缔约国将两艘已开工的战列舰改建为标准排水量不超过3.3万吨的航母,从而诞生了当时美、日、英等国所拥有的世界7大航母。

尼米兹级舰载机循环出动模式下分波出动示意图,黑色为首波出动飞机,共16架;灰色为第二波出动飞机,共14架;白色为不参与出动的飞机,共14架。两波飞机交替出动,始终保持对目标的攻击。


1923~1940年,也就是一战结束到美国参加二战之间,美海军组织了21次“舰队问题演习”,作为在接近实战条件下训练**、测试新技术、形成新理念和宣传海军的一种手段。1929年第9次舰队问题演习是舰载航空兵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海军大部分高级军官把飞机看作是一种主要用于舰队侦察和战列舰火炮校射的工具,从而将航母的用途局限于侦察和为其它水面舰艇提供保护。第9次舰队问题演习中,舰载机成功袭击了演习想定中的***运河,展现出打击高价值目标的作战潜力,从此航母逐渐被作为一种攻击性武器参与战斗。演习推动了航母舰载机新运用模式的产生,即母舰搭载所能携带的最大数量的飞机,与舰队一起持续协同作战。但在历次演习中,也暴露出舰载机能力不足这一航母作战的最大障碍。当时的飞机十分脆弱、航程偏短,无法携带重型弹药对战列舰进行远距离攻击。且美海军航母数量较少,只能在演习期间偶尔地集中在一起,难以正面进攻并重创战列舰编队。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