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元100片的散装卫生巾,引全网批判:我生活难,得罪谁了?

2020-09-04 14:23:23 作者: 21元100


你的心情一定和我一样,不太好受。


可随着能力和收入水涨船高,这些不太好受的感觉终究会慢慢淡去,变成了“虽然我有能力买更好的,但我知道什么更适合我”的妥当。


最难的时期,就是夹缝中求生存的时候。收入水平始终上不去,消费水平始终降不下来,身边的隐形富翁却越来越多。



心理学作家戴夫.巴里认为:有一件东西是所有人都有的,无论年龄,性别,种族,经济地位和宗教背景,那就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相信,我们比普通人要强。


这种感觉,是马斯洛需求五层塔中,置于顶端的“自我实现”需求。


我们都希望能够活得比别人强,可生活中,比我们强的人一抓一大把,哪怕出门逛个街,都能发现一堆过得比我好的人。


于是,我们只能逐步满足这五层需求:先解决温饱,再打造一个安全的家,接着结交一些高质量的朋友,然后获得自尊和自信,最后,才是自我实现和提升。


然而,这也就造成了社会消费的“鄙视链”:


当一些人致力于满足精神需求的时候,一些人还在愁明天的晚饭;


当一些人买别墅开派对,打造高质量社交圈的时候,一些人还在为买房和房贷发愁。



有钱人鄙视普通人,普通人鄙视穷人,这本是常态:


通过不如我们的人来获得优越感,是自我实现的捷径。


可这种自我实现是短暂而虚假的。


愁房贷的人可以因为有人买不起房,而感到一丝优越,但最后依然要为房贷发愁;


愁晚饭的可以因为有人饿死了,而感到一丝满足,但最后依然吃不起饭。


结果并没有变好,但你的言论却让那些买不起房,吃不起饭的人,在窘迫中失去了最后一丝体面。


的确,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因此这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我们应当明白:


你的强大不止是你自身的努力,也有外界和环境给的机会,同样的,别人的弱小也并非是他自身的原因,即便不理解,也请保持善良。



当我们归因时,由于自我服务偏差,总喜欢把别人的成功归因于外界:他很幸运;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在:我很努力。


失败则是反过来,我们喜欢把别人的失败归因于内在:他不努力;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界:我很倒霉。


这能减缓我们对失败的焦虑。


所以看到有人买不起卫生巾,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


她乱花钱了;她夸大事实了;她不爱惜自己了。


却不会想到:


她并没有乱花钱,只是没钱买;她并没有夸大,只是生活所迫;她也想爱惜自己,只是环境不允许。



《消费社会》的作者鲍德里亚认为,“丰盛”是一种理想,为这个社会所追求,而正是这种理想,促使得每个人都希望在丰盛中获得更多的物,以满足自身的欲望,抓住丰盛本身。


每个人都渴望抓住丰盛,但有的人只是空想。秀一下优越感,却不敢去北上广打拼;攀比一下消费,却不敢结交更有钱的朋友;吹嘘一下财富,却不舍得给别人捐赠一块钱……


我们内心充盈的自信,会随着真正的丰盛增加,日益强大,但空想的丰盛只会让我们优越之余,徒留叹息。


毕竟光鲜都是表面的,买不起的房子车子才是背后真实的痛。而一个丰盛的人,总是能够为别人也带去丰盛的希望。


2013年我参加抗震救灾公益活动的时候,同行的医生是一个富二代,他在一头扎进脏兮兮的帐篷,为灾民疗伤之前,先把自己手上的卡地亚手表摘了下来。


白大褂没几天就变成了泥巴色,他和志愿者一起吃泡面,睡通铺,对灾民嘘寒问暖,但对自己的经济状况闭口不谈。


我们下山后,他静悄悄离去,后来机缘巧合,我去他的酒吧做调酒师,才发现他十分有钱:仅因为创业比较忙,为了上班近,就在酒吧的富人区里买了两套房。


他会为了员工住着开心,每周送鲜花水果到员工宿舍,自己却去优衣库买衣服,因为便宜一次买十件。



只要他想,完全可以用虚荣心来诱导我们,秀优越来打压我们,但他没有,他用“不体面”来承托我们的体面,因此广结善缘。同类型的酒吧,只有他家人气特别旺。


都说酒吧乌烟瘴气,我却从他身上学到了为人处事的根基:若想要获得真正的丰盛,就要主动创造丰盛,对他人保持一份善良。


每个人都打从心底想要往上爬,我们的言语,可以成为他人上爬的动力,也可以成为阻力——生活如何对待你,取决于你如何对待他人。


与其贪图优越感,不如保持一份善意。


这既是对别人的善意,也是对自己的肯定。


谁说便宜,就一定是次品呢?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