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看一些反映古代影视作品的时候,能听到一句话就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话的意思就会说天子犯法和老百姓是一样的,都是该怎么处理怎么处理。当然,这种说法是一种理想状态,在古代是无法做到的。不过我们看这句话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古代的为何把老百姓叫庶民,而不直接称之为百姓呢?
其实,之所以称百姓为庶民,和古代的一些制度有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宗法制。我们学习西周历史的时候学习到这个制度,当时说的是分封制和宗法制。可以说宗法制确立的时间非常久远,但是在西周的时候完善的。西周灭亡之后,宗法制并没有消失,而且继续存在。甚至以某种形式一直存在到现在。而庶民这个词和宗法制有很大的关系。
庶,这个字和嫡是相对的。在宗法制里面,正妻生的孩子称为嫡子,小妾和其他老婆生的孩子称为庶子。在社会地位上,嫡子的地位是高于庶子的。在继承权上,嫡子拥有继承权,庶子甚至完全没有继承权的。我们看一下西周的宗法制就知道了。周天子是宗法制这个金字塔的最顶端,他的嫡长子可以继承自己的位子。其他的庶子地位和诸侯一样高。庶子的庶子无权继承诸侯位子,地位和卿一样高。再往下的庶子无法继承卿的位子,地位和大夫一样高。再往下的庶子无法继承卿大夫的位子,地位和士一样高。最后就是士的庶子无法继承士的地位,地位和平民一样高。这样算下来的话,平民是天子庶子的庶子的庶子的庶子的庶子。和天子血缘关系非常远,地位非常低。所以他们才是平民,也就是老百姓。
不过宗法制体现的不仅是血缘的亲疏,还有就是身份的高低。在宗法制里,庶子的地位非常低,天子的庶子才会和诸侯一个级别甚至更低。这样称呼百姓,也是对百姓的一种不尊重。为了体现统治者高高在上。
由于时代的发展,现在社会虽然没有这些制度。但在有些方面还是受这个影响。影响我国几千年的制度,短期内不可能完全被清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