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杜甫、李商隐三家诗是如何用“物”的?

2020-07-25 14:28:06 作者: 陶渊明、杜甫

钟嵘《诗品序》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又说:“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夏雨,冬月祁寒,斯四侯之感诸诗者也。”这是说自然界变化足以感动人心的种种因素,将这种感动传达出来,即可为诗。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专家叶嘉莹先生也强调:“我们认为诗歌最基本的衡量标准,第一是感发生命的有无,以及是否得到了完美的传达;第二是所传达的这一感发生命的深浅、厚薄、大小、正邪。”叶先生研究诗歌,十分注重“物与心”的关系,即“形象与情意”的关系,因此,在她的《说诗讲稿》第二部分中,深入探讨了中西方关于形象和情意之关系的理论,并以此为依据,对陶渊明、杜甫和李商隐三位杰出诗人的创作特点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及比较,内容讲解深入浅出,语言表达平易近人,令徘徊在古诗词门外的我们终于“云开见日”,并可以鼓足勇气扣起古典诗歌的大门。

一、中国诗歌和诗论的特点

1、 中国传统的诗人,他们诗歌的艺术风格,与他们情意中所表现的作者人格,都往往结合在一起,有密切的关系。陶渊明之不同于谢灵运,李太白之不同于杜子美,都是要结合作者的性情人格,才能对其艺术成就与风格作出正确的判断。

2、 中国诗的声律虽然有固定的形式,用字和句法也有习惯的传统,但却并不是千人一面没有差别。真正伟大的诗人便是要在这种相似的传统中,创造出自己不同的风格,传达出个人独特的情意。而好的评赏人也就善于从这种相似而又不同的作品中,分辨出其间精微细致的差别。

二、陶渊明、杜甫、李商隐诗的特点

1、 从意象与情意的关系上看:

陶渊明的诗是“以心托物”;杜甫的诗是“以情注物”;李商隐则是“缘情造物”。

陶渊明所使用的意象,取材多出于现实中的“可有之物”,但因陶渊明是一位平实质朴中又见深微高远的人,同时也视精神胜过物质的人,他诗中活动着的,常常是事物的概念而非实体,诗中表现的事物也往往只是遗貌取神的抒写。因此,他的诗中没有一句是刻露的写景咏物之作。如他《饮酒之四》中的诗句“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这只鸟不是一只具体的能叫出名字的鸟,而是一个概念而已,目的在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或体验。所以,陶渊明诗中意象与情意的关系是“以心托物”,是把满怀激情托之于他所选择的事物概念之中来表现。

杜甫则不然,他最大的特色在于极其关心留意现实,以最大的勇气面对现实,以最大的天才叙写现实。他所选写的事物,多取材于现实中的“实有之物”。他不但情感丰富、饱满、热烈,不仅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关心人类的命运,也会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投注感情,给与他们关怀、给与他们同情,悲它们之所悲,喜它们之所喜。如杜甫的《秋雨叹》中说:“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秋风中百草已凋零枯萎,阶下的决明却依然顽强地生长着,在瑟瑟秋风中毫无“褪色”。而接下来,杜甫面对这枝翠花鲜的决明,不禁担忧起来,因为“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作者看到了这寒冷的秋风这般肆虐,担心它也会像百草一样很快就承受不住了。但“我”这一介报国无门,自身难保的书生,却又帮不了你,只能临风为你感慨,为你哭泣啊,“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由此可以看出,杜甫诗中的形象与情意的关系是“以情注物”,是因了感情的注入才使事物意象化的。

李商隐是一位形象化、意象化的大师。陶、杜诗中的意象无论如何丰美,对作者来说,仍不过是自然而言的流露。而李商隐的诗却是作者对于意象的有意制造和安排。有时他所表现的,就是一片错综繁复的缤纷意象,这与他先天资质禀赋和后天的遭际经历加之隐约幽微的表现方法均有很大关系。因此,只有那些非现实的,又带有恍惚迷离色彩的事物,才能表达出他那份独特的幽隐之情。比如《锦瑟》诗中“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就是这种虚幻的,朦胧的意象来抒发内心悲苦和一生的遗憾。因此,可以说李商隐诗中形象与情意的关系是“缘情造物”。

2、 从章法上看:

陶渊明以“任真”为宗,表现于或层次之平叙,或心念之流转、跳接;杜甫是感性、理性兼济,纵使处于感性的联想发为突然之转接,也依然不忘理性上作先后之呼应;而李商隐则往往以一些意象的错综并举为主,有时在首尾发展之际略微作理性之提契。

陶渊明诗的特色是:用最简单的词汇来表达最幽深繁杂的情思。元遗山在他的《论诗绝句三十首》中,就用了这样的一首诗拉埃形容陶渊明,“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诗人写诗难免不雕琢、修饰,连李白、杜甫尚且不免于用力著迹,只有陶渊明能跳出修饰造作,剥去铅华腻粉,只留下真醇简净,以他本来的质地与世人相见。陶渊明写诗是永远都不用技巧的,这是最高的境界,是他心思意念的自然流转。

杜甫的诗是有安排的技巧的,是有功力的,所以他的诗对后世影响最大。在他的诗中,既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杜甫在章法结构方面安排和组织的功力,也可以看到他在形象与情意之间的强大的感发生命的活力。他总能将感性和理性结合得很好。如“堂上书生”和“阶下决明”遥遥相应,这里面既有理性的安排和呼应,同时又有感性的感发和联想。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