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是中华历史上极其重要的地区,它与中原大地有着难解难分的情缘,自张骞出使西域,联络月氏、大宛、康居等西域各国,共同出兵对抗匈奴,从此打破匈奴对中原与西域通道的联系,张骞的西行之路也被历史界赞誉为“凿空之旅”。
汉朝通西域的来龙去脉
自从张骞凿通西域后,汉朝与西域之间往来不断,既有贸易互通,也有兵事摩擦。在这片神秘土地上,有多少大汉的忠魂从此“埋骨他乡”。
汉朝是个了不起的王朝,早已是历史界的共识,与千年后的唐朝并称“强汉盛唐”。汉朝的强大离不开一个君王,即一代雄主汉武帝。汉武帝一生只为一件事而活,便是不惜“穷兵黩武”对匈奴用兵,证明汉家刘氏的血性。在对匈奴连年的征战中,曾经涌现出一批像卫青、霍去病、李广这样不世出的名将,帮助汉武帝一举血洗自高祖刘邦白登之围后,汉匈屈辱的和亲史。
实际上,汉武帝生前没有完成消灭匈奴的愿望,只是在双方的实力比较的层面,让汉朝居于上风。真正完成解除匈奴对汉朝威胁的是汉宣帝刘病己,将南道匈奴彻底收归汉朝,将北道匈奴驱赶至漠北。到此才可以说,匈奴对汉朝的边事威胁基本解除,但没有完全将匈奴诛灭,仍然有一部分散落的匈奴部落时常骚扰汉朝的边境。
耿恭重开西域都护府
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已经废弃多年的西域都护府重新开设,由名将耿恭担任都护府校尉,负责镇守西域各部。时隔一年(公元75年),北道匈奴又觉得自己混壮了,躲在暗处舔伤口磨爪子多年,野蛮的劣性又开始蠢蠢欲动。匈奴出奇兵偷袭车师国,将车师国的后王杀死,占领车师国的大部分土地后,随即乘胜袭击耿恭的营地,由于匈奴人多势众、来势汹汹,将耿恭所带领的汉军逼入城中,汉军苦战无果,只好紧闭城门坚守不出。
耿恭所在的城是一座小城,没有足够的粮草供应。兵力和粮草双重不足的压力下,使得汉军深陷困境。走投无路的汉军,心理素质差的很多选择自尽而死,能够支撑着存活下去的汉军,只能靠水煮弩筋来充饥,就是在这样的危急形势下,耿恭与汉军将士硬生生地击退匈奴的数十次进攻。
为了防止穷凶极恶的匈奴强行攻城,耿恭利用匈奴文明未开化的弱势,对匈奴起兵喊话说“汉朝制造的神箭,中箭者都会生毒疮”。实际上,这是一种心理战。一开始还真起到震慑作用,这些野蛮部落的人一听这些邪门歪道,立刻吓得不敢靠前。
但是,匈奴人也不傻,这样的心理战术根本不可能持续。很快,匈奴人识破耿恭的计谋,对汉军采取更大规模的围攻。耿恭率军血战,双方再次打成平手。匈奴这边觉得再苦战下去,对双方都没好处,索性派出使者前去劝降,只要耿恭投降,匈奴王庭愿封他作王侯。使者来到耿恭大营后,耿恭二话不说把使者推上城墙砍杀后,用火烤肉吃。这个故事便成为1000年后,岳飞那首著名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耿恭此举是想告诉匈奴,大汉将士誓死不降,即便是战到一兵一卒也要跟匈奴玩命到底。
要不要救援
与耿恭相隔万里之遥的东汉洛阳,朝廷上正在上演关于“是否拯救耿恭”的讨论,大部分大臣觉得没有出兵营救的必要,仅仅千把来人的戍边将士,没有必要派出大军,耗费大量的物资救他们。刚刚即位的汉章帝没有临朝理政的经验,就要下达拒绝出兵的诏令时,有个耿直的大臣站出来,用一己之力侃侃而谈驳斥群臣。此人便是司徒鲍昱。史书记载,鲍昱说:
今使人于危难之地,急而弃之,外则纵蛮夷之暴,内则伤死难之臣。诚令权时后无边事可也,匈奴如复犯塞为寇,陛下将何以使将?
鲍昱这番话可谓是振聋发聩,意思是说,如今汉军有危难,朝廷却弃之不顾,等于纵容匈奴的戾气,伤害汉军将士的心。以后若是再有匈奴侵犯边界,谁还愿意为大汉戍边御敌。汉章帝听完这番话,内心的热血瞬间澎湃起来,鲍爱卿说的对呀,这些人是为我汉家刘氏卖命,绝不能寒了将士们的心,即刻下诏,发兵拯救耿恭。
艰难拯救路
于是,汉章帝下令,由敦煌、酒泉、张掖、鄯善四地共同出兵7000人马,火速增援耿恭。2个月后,援军赶到天山以南的柳中城,一举挫败一股匈奴。将匈奴斩首3800人,俘获3000多人,牛马牲口37000头。汉朝援军距离耿恭部,相隔着一座天山。天山之险素来有名。时值冬天,天山的气候异常恶劣,稍有不慎很可能7000汉军就撩在天山的雪堆里。
主将已经开始动摇,但是副将范羌坚决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最后相继让步,将7000汉军分拨2000人给范羌前往营救耿恭,剩余5000人扎营天山以南待命。最后,一代名将范羌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顺利穿越天山,击退围困耿恭的匈奴。此时,城中仅仅只有26人生还,他们经历着非人磨难考验,终于见到汉家的援军。
26人与范羌的2000人马开始踏上南返的路途,匈奴军暂时被击退后,整顿军马继续穷追不舍。2026人且战且退,终于熬到玉门关,完成一段不亚于“凿空之旅”的艰难回家路。耿恭最初的26人,回家后只剩下13人。各个衣衫褴褛,满目疮痍。玉门关的将士们看到他们的模样,无不痛哭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