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浙商四十多年的创新创业历程 ——浙商传奇系列丛书背后的故事

2020-09-19 11:06:04 作者: 探索浙商四十

  作为整体项目的具体负责人,2018年,浙江大学全球浙商研究院副院长邬爱其撰写了丛书第一辑《宗庆后:笃行者》,2020年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章重远合着了丛书第二辑《南存辉:行稳致远》。

  除了撰写书稿外,为了让丛书能够获得更大的社会影响力,邬爱其还承担了大量的外部协调工作。“这个项目还是充满挑战的,在各方面条件限制下,为了让项目影响力最大化,我们除了自身努力将作品打磨好以外,在合作伙伴的选择方面我们也做了许多尝试和努力,这个工作量也很大。丛书项目是一个体系,包括书籍撰写、出版发行、项目传播、线上线下活动等。比如在众多出版社中,我们最后选择了与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合作,并邀请对方高管团队来杭,召开专题会议定位丛书,包括书的出版、发行、宣传配套等各方面相关事宜;与国家级媒体深入探讨合作,与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持续对接;举办丛书发布会和读书会等活动。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希望可以借助各方力量,打造一套有价值、有影响力的畅销书。”在接受杭商传媒记者采访时,邬爱其表示。

  在向记者谈到对项目的感受时,邬爱其说:“我认为这个项目很有意义,通过书籍的撰写,加深了我们与企业之间的了解,丛书项目不仅仅是一个学术研究,对校企建立联系、增进信任、发展合作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04

陈凌在方太集团调研时与茅理翔、茅忠群合影留念

  《茅理翔:创业式传承》一书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陈凌负责撰写。虽然该书是2018年开始策划的,但陈凌团队2008年就开始关注方太集团,多次开展访谈和研讨活动。2014年,团队开始对方太集团进行深度调研工作。2018年,学院在组织这套丛书时,陈凌选择了方太集团作为撰写对象。用他自己的话说:“这种企业,深入研究起来让人很踏实。”

  “我需要说明一下,《茅理翔:创业式传承》这本书虽然主人公是茅理翔先生,但其实写的是茅氏父子两代人创办方太的过程,所以茅老(茅理翔)和茅董(茅忠群)是‘平番’,都是这本书中的男一号。”陈凌用幽默的语言介绍该书。 

  陈凌选择了两代人共同创业创办方太这一视角,来刻画改革开放40年民营企业的成长发展。多年来的持续跟踪与研究,让这本书具有更长的历史跨度,书中不仅有茅理翔的出身、家庭背景等内容,甚至还有茅理翔的爷爷和父亲经历的描述,使读者能更清晰地看到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在中国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可以说这本书是中国近代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课题组除了赋予这本书故事性、可读性外,还利用对企业和企业家成长的理论观点,对创业式传承进行概括及其过程中的阶段分析,帮助读者更好的从方太个案中,吸取更多具有普适性的规律和经验,为更多的民营企业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宝贵经验。我认为学院组织大家做这件事情,为着名浙商树碑立传并总结他们的经营智慧,非常有价值。”陈凌如是说。

  05

王世良、许小东在万事利集团调研时与屠红燕合影留念

  早在2011年,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王世良就走进万事利集团,开始深度接触这个企业,探索沈爱琴创办万事利的成功之道。此次王世良牵头与许小东教授合着丛书中《沈爱琴:丝路勇者》一书,他们将其视为进一步深入认识沈爱琴及其创办的万事利集团的一个好机会。

  王世良告诉杭商传媒记者:“本书并不仅仅是单纯记录一个杰出企业家的创业辉煌,我们更希望能够还原到改革开放的历史之中,深刻解析一个有着伟大企业家精神的人、一个勇敢者的典范——沈爱琴,她的创业历程和创业成就中的深层密码。”

  为了真实、客观、准确地诠释沈爱琴的企业家精神,课题组深入万事利集团,深度访谈了与沈爱琴在不同阶段工作、生活相关的各方人士,掌握了大量的资料和素材。

  在调研之前,课题组有一些共同的问题:沈爱琴女士如何将一家濒临破产的乡镇绸厂打造成了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丝绸品牌?为什么她能够领导企业在巨浪冲击中持续向前?她有哪些过人之处?随着调研展开,课题组不约而同地走到了所有问题的出发点——创新创业精神。“我们没有从理论角度去定义创新创业精神,也没有刻意搜索证据去证明某个假设,而是从沈爱琴的思想和行动中寻找关键特点。沈爱琴用一生的经历证明了创新创业是属于勇敢者的事业。她是当之无愧的勇者,这也是我们将书取名为《沈爱琴:丝路勇者》的原因。”王世良说。

  06

窦军生在横店集团调研时与徐文荣合影留念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MBA教育中心主任窦军生关注和研究民营企业十几载,在他看来, 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民营企业不仅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更实现了从1到N的飞速发展。无论从历史观的视角还是以全球化的视野来看,这都是值得深刻记忆和深入研究的一段历史。因此,当学院提供机会参与记录知名浙商创业发展的风雨历程时,他毫不犹豫参与其中,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为人们了解这段历史、记住这批传奇企业家们,做出贡献。

  窦军生在分享横店调研感受时说:“非常幸运能够有机会参与横店集团的实地深度访谈调研,并与施杰合着丛书中《徐文荣:三农赤子》一书。在对横店集团的调研过程中,有四点让我感受极深:第一,也是最直接的来自感官的体验就是——惊奇!真不敢相信眼前这个‘都市范’十足的现代化城镇是在资源极度匮乏的穷乡僻壤中通过‘水炸油条’创造出来的;第二,在横店随处可见的影视城景点,仿佛是一幅浓缩的中国历史画卷。同样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一切都是在没有任何历史和自然资源禀赋的情况下,完全靠想象力和创造力‘无中生有’打造起来的;第三,横店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吸引了大量外地人才,更是吸引了大量当地人才的回流,他们都对横店有着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横店走出去的人才更是以回来建设家乡为荣为傲,这一点非常值得后发地区在迎头赶超途中学习借鉴;第四,徐文荣是横店奇迹的缔造者和引路人,他在横店集团创业发展过程中一直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充分体现了他敢为人先的魄力胆识和企业家精神。步入耄耋之年的他,仍然在坚持描绘和追求着新的‘大康理想’,让我们不能不对这位已将使命感和责任感融入血液的‘农民企业家’心生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