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是人生头等大事。在“既要吃得好,又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安”上面,或者西湖区走出了一条实实在在的道路。如今,西湖居民的生活正“绿”起来,不仅吃得健康,还用得节约,将勤俭节约这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注入了时代的清新气息。
“枢纽型”老年食堂:为老年人烹出健康美味新生活
日前,让蒋村街道全体老年人都十分期盼的蒋村街道“蒹葭老年食堂”终于开业了!这是一家“枢纽型”老年食堂,位于蒋村街道行政服务中心一楼,是今年蒋村街道的民生实事之一。
什么是“枢纽型”老年食堂?
去年,蒋村街道8个社区的养老服务中心均已正式启用,辖区5313名60周岁以上老人只要从家中出发步行15分钟,就能到达所在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享受中心提供的以生活照料、健康管理、紧急救援、文化娱乐等养老服务。但是大部分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靠近沿街商铺,老年食堂无法直接使用明火烹饪,且菜品单一,无法满足辖区老人的用餐要求。
“许多老人朋友向社区反映希望老年食堂增加菜品花样,我们考虑到部分老年食堂不适合直接使用明火,所以决定建设一家‘枢纽型’老年食堂,菜品在这里集中制作,并由专人配餐送到各个社区的老年食堂,让服务范围覆盖整个辖区,保障街道全体老年人的食品安全及营养搭配。”蒋村街道公共服务负责人表示。
一份萝卜炖排骨,一份清炒毛毛菜,只要9块多
蒋村街道“蒹葭老年食堂”里,150余平方米的食堂可一次性容纳40人堂食,配套的“阳光厨房”窗明几净,顾客可直接看到后厨的洗切、烹饪等情况,放心透明。
“一份萝卜炖排骨,一份清炒毛毛菜,只要9块多,荤素搭配又便宜。我就住在对面的芦雪苑,以后会经常光顾,太方便了。”家住西溪花园芦雪苑的周爷爷对蒹葭老年食堂的价格很满意。
据了解,“枢纽型”老年食堂还对长者推出“惠民价”,辖区内60周岁以上长者来就餐,可享受8折优惠,91周岁以上长者可免费用餐。
“像一荤两素市场价是14元,60周岁老年人只需支付11.2元。来的长者年纪和我父母差不多大,肯定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他们,菜品安全、口味咸淡,我们都要保证的。”老年食堂老板娘潘大姐说,“最近我们还响应‘节约粮食、光盘行动’的号召,推出‘光盘送礼品’活动,也是让大家要勤俭节约,珍惜粮食。”
突然3天不点餐,系统将发出“警报”
同时,“枢纽型”老年食堂依托“互联网+助餐”形式提供送餐上门服务。只需用手机点单,不出半小时,香甜可口的饭菜就能送上门,为辖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便捷服务。
“枢纽型”老年食堂送出的第一份订单,就是河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预订的30份营养餐,从出锅打包到送达只用了20分钟,河滨社区的老人们便吃上了营养可口的饭菜。
除了“智慧化”送餐服务,“枢纽型”老年食堂还能对老人的身体状况信息进行跟踪反馈。
“比如,如果有经常点餐的老人,突然3天以上没有点餐,系统就会向工作人员发出‘提醒’信息,在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部门上门查看,确保老人的平安。”蒋村街道公共服务负责人说。
时针回拨到17年前。2003年4月12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第一次来到翠苑一区社区。浙江理工大学退休教授郑祖华说:“年纪大了,子女不在身边,我们老同志吃饭很困难,每天都要买啊洗啊烧啊,很麻烦。”习近平建议:给老年人办个食堂,解决他们的就餐难问题。
当年9月26日,杭州市第一家老年食堂在翠苑街道翠苑一区社区落成。截至目前,全区11个镇街已经有92家老年食堂,11家示范型食堂。不仅是数字上增多了,老年食堂的分布也从城市社区为主变得更加均匀,村社共同推进老年食堂建设;从单纯的“外包”,到服务委托、企业连锁、签约共建等多种形式运营……
2019年,全区老年食堂为全区的特殊困难老人累计送餐超2.1万人次,真正做到了解决老人“吃饭难”问题的初衷,让他们的晚年过得“有滋有味”!
西湖区首家“家宴中心”:家门口就有“大酒店”,流水席也能“高大上”
饭局和宴席,历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在安土重迁的乡村更是如此,婚丧嫁娶自不必说,老人做寿、孩子满月、乔迁新居等,都要在家里摆酒设宴,供十里八乡的亲朋好友好好聚一聚。这样的场景既淳朴又热闹,但背后却隐患重重。
聚餐场所不固定、环境卫生不理想、“土厨师”作业不规范、菜品敞开摆放不卫生……如今,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了群众最为关心的民生话题之一,如何保障“农村家宴”吃得放心吃得舒心?
今年,西湖区将将“完成5家农村家宴放心厨房、5家放心农贸市场、35家中小学校幼儿园智能‘阳光厨房’及1个食品安全主题科普馆建设”列入民生实事。
日前,双浦镇新沙社区“放心厨房”通过验收,这标志着新沙社区率先打造的农村“家宴中心”可以正式开业了。这是西湖区首家“家宴中心”。
据悉,“家宴中心”设置在新沙社区居家养老日照中心内,主要由原老年食堂和活动大厅提升改造建成,重点打造了“放心厨房”和“家宴厅”两个功能区域,总面积520平方米,能承办规模在30桌约300人的各种红白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