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清:深度解读双循环经济格局

2020-10-09 09:32:06 作者: 陈世清:深度

  需求侧结构性改革决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定了必须用内需导向型增长方式代替出口导向型增长方式。出口的目的是换汇,换汇的目的是进口产品,进口产品的目的是国内需求。如果国内能直接生产进口的产品,不但可以促进国内产业结构提升,而且可以避免外汇贬值的风险与国内通胀的风险。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是以极低工资和不可再生性资源的浪费来维持低附加值出口产品竞争力的,靠这样的“竞次”出口导向型战略积累起来的外汇又拿去购买美国国债,由于没有相应的商品供应国内市场,与几万亿美元外汇对冲的人民币演变成国内的通货膨胀,低工资加通货膨胀造成国内市场萎缩,只好又把GDP增长的希望寄托在出口导向型经济,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作为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国内产业结构难以升级,产品附加值难以提升,实际工资水平难以提高,GDP与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产业结构水平、产品附加值水平、资源可再生能力反比增长。

  需求侧结构性改革决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定了必须以人民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以人民的幸福为经济发展的目标。过去三十年来中国人民的名义收入是增加了,但有效收入并没有同比增加,在很大程度上还下降了。特别是人民的幸福感并未提高。即使名义工资本身的增长速度也远远低于其他处于同样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国家的水平。据统计资料显示,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平均工资增长速度追上美国用了30年,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也高速增长了40多年,平均工资却只有美国的10%不到。名义工资不等于实际工资,实际工资不等于有效收入,财富增加不等于生活水平提高。根据幸福经济学原理,只有幸福指数提高才能称之为生活水平提高。一定的财富是幸福的必备条件,但财富无论多少都不是幸福的充分条件。只追求财富不可能给人幸福,追求幸福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二者又互为前提。经济分析的参照系是GDP增长还是人民的幸福,可以决定对同一经济现象的经济分析的不同结论,也可以决定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投资与需求的基本矛盾的方向。以人民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以人民的幸福为经济发展的目标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投资与需求的基本矛盾的前提。需求侧结构性改革要求重提社会生产目的,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重新确立为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确立为改革开放发展的最大红利。

  需求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建构公平与效率一致的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做到不但起点平等而且分配平等,避免强者对社会资源的垄断造成贫富两极分化。曾几何时,市场原教旨主义者、新自由主义者极力鼓吹不要政府干预的市场完全竞争,在市场完全竞争中弱肉强食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培育企业家阶层把蛋糕做大实现帕累托改进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而2015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迪顿教授却通过他所设计的一套需求系统深入研究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发展中国家的生活标准和贫困水平的关系、贫困与发展的关系,证明了通过不正当手段先富起来的人会通过垄断社会资源以及各种不正当手段剥夺其他未富起来的人的上升空间,从而使穷者越穷富者越富。正好像企业行业垄断破坏微观经济主体的公平竞争会阻碍经济发展,建立在相对贫困化乃至绝对贫困化基础上的两极分化,也同样不利于社会公平竞争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社会公正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维护社会公正是国家必要的能力。通过微观规制与宏观规范以维护社会公正,既是政府的服务职能,也是政府的经济职能。迪顿教授通过深入研究认为,不但起点、规则不平等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而且结果不平等也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国内先富起来的人和国际上已发达国家会利用经济、财富上的优势地位垄断竞争,制定不平等的竞争规则,阻碍未富起来的人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从而使后天的结果不平等转变为起点与规则不平等。靠官商勾结投机垄断等不正当手段先富起来的人会有更多的不正当手段剥削未富起来的人,在迅速形成经济上贫富两极分化的同时迅速形成政治上社会地位上国际交往中的强弱两极分化,形成强权政治,剥夺了未富起来的人和国家后富起来的机会,从而使整个社会(包括国内国际)因为竞争不充分而失去发展的动力。同时收入分配不平等贫富差距拉大,也会造成国内国际市场萎缩、有效需求与投资动力不足。实践证明,先富带后富的共同富裕模式,不仅是道义上的要求,而且是开发国内市场、完善产业链、实现内良性循环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四、双循环经济格局:正确定位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体性

  双循环经济格局概念的提出和双循环经济格局的实质,是在疫情导致的国外市场萎缩、面临原有国际性产业链断裂危机的情况下,力图完善国内产业链、充分开发国内市场,摆脱产业链与整个经济对外依赖性过高的状态,解决国内产业链不完整、国内市场开发不充分的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强化经济全球化中的国家主体性。国家主体性或民族主体性,是指民族和国家的独立性、自主性、完整性、安全性。民族主体性是一个民族基于自己文化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具有民族凝聚力的不依附任何强国独立自主走自己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性质。民族主体性中,文化自信是根本,民族凝聚力是核心。在现实中,民族主体性往往表现为国家主体性。由于国家是制度的组合,所以民族主体性的依据在文化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的基础上又加上制度自信。在现实表述中国家主体性和民族主体性是同义词。

  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偶然的,但经济主体性、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必须坚持民族主体性是必然的,以内需导向为主、出口导向为辅,内循环为主、外循环为辅,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这条规律与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否发生、是否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西方发达国家是否坚持冷战思维、不发达国家是否反全球化无关。此次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只是以极端的方式把这条经济规律的必然性展现出来的偶然性。它告诉我们,全球化不能一厢情愿,更不能自作多情;违背经济主体性、民族主体性这一客观规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与产业链全球化只能以失败告终。所谓更高层次上的对外开放,就是在完善国内产业链、充分开发国内市场、使国内市场成为国内完整产业链一环基础上的对外开放。更高层次上的对外开放有别于出口导向型经济与以往的产业链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