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明知康熙对付他,手里握有重兵,为何不敢造康熙的反?

2020-08-30 12:25:31 作者: 鳌拜明知康熙

其实不是不敢,是鳌拜压根就没想过要反清朝,反康熙。鳌拜一生中想做的就是蜀汉之诸葛亮、明朝之张居正,他只是想掌控清朝大权,但却并非是想造反。

正如余沐在《正说清朝十二臣》中所说“鳌拜作为‘天子自将之师’镶黄旗的重要将领,忠心事主,始终不渝,在皇太极去世后坚决拥立其子为皇位继承人,甚至不惜兵戎相见,最终争得福临继位。他为此与睿亲王多尔衮结下怨仇,在后者摄政期间,多次遭受残酷打击,三次论死。当年曾一起盟誓的黄旗大臣这时早已分化瓦解,改变初衷转而投靠多尔衮者(如谭泰)大获好处。故主皇太极既已去世,其子福临也得以即位,鳌拜此时完全可以为谋求个人利益而党附多尔衮,这在古往今来的官场上是司空见惯之事。但鳌拜面对如此险恶处境,却仍然不屈不挠,始终没有迎合多尔衮。就此而言,鳌拜作为清初一员骁将,其性格是梗直倔强、敢于抗争的。他对故主皇太极忠心耿耿,一片赤诚,而对顺治也始终坚守臣节,称得上是一个难得的忠义之臣”。

鳌拜,清朝三代元勋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元勋费英东之侄,八门提督卫齐第三子。他出身将门,精通骑射,少时就跟随着皇太极四处南征北战,在皮岛之战、松锦会战、西充之战等数场决定清朝国运的战役中,鳌拜都立下了赫赫战功,逐渐为皇太极所看重,成为了“天子之师”镶黄旗中举重若轻的一位重要将领。

皇太极如此重用于他,鳌拜自然对其也是忠心耿耿,如余沐所言:“忠心事主,始终不渝”。1643年,皇太极在未立继承人的情况下,突然暴毙,此时多尔衮、豪格等努尔哈赤子孙相继为争夺皇位而明争暗斗不断。这个时候,鳌拜为了让自己曾誓死效忠的皇太子之子登上帝位,他与两黄旗的其余效忠皇太极的大臣索尼、谭泰等人一起“共立盟誓,愿死生一处”,他们盟誓于盛京大清门,坚决拥立皇太极之子为帝,并命两旗精锐护军全副武装环卫崇政殿,作好了不惜兵戎相见的准备。

而后当朝中重臣为了让各自支持的对象登上帝位,他们争论不休,互相指责。就在这时候鳌拜等人站了出来,他说道“我们这些臣子,吃的是先帝的饭,穿的是先帝的衣,先帝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有如天高海深。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们宁可从死先帝于地下”,就是用武力来逼迫多尔衮退出皇位之争,最终多尔衮在没有绝对的实力能够压制鳌拜等人时,不得不做出让步,就这样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得以登基为帝。

但是鳌拜虽让皇太极的儿子顺利登基,可是在初期,朝政大权悉数被多尔衮所控制,此时的多尔衮成为了清朝的“皇父摄政王”,“所用仪仗、音乐及卫从之人,俱僭拟至尊”,这时清朝一切军政事务,皆有多尔衮一人说了算,且此时多尔衮所下诏令一律称诏下旨,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多尔衮已是清朝名副其实的皇帝。如此,当时忠诚于皇太极的两黄将领大多数碍于形势,为了身家性命只得投靠于多尔衮,如正黄旗将领、满洲吏部尚书谭泰。

可是就在曾经发誓要誓死效忠皇太极的两黄旗将领都相继背叛,转投多尔衮的时候,鳌拜却依然死忠于皇太极的儿子顺治,他与索尼等人在暗地里达成联盟,发誓“一心为主,生死与共”。如此,因鳌拜的死忠,多尔衮对其可谓是恨之入骨,鳌拜因此也曾三次被论死,险些命丧黄泉。但即使是面临着这般险境,鳌拜也依然不改初心,依然遵守着曾经所发的那个誓言,那就是誓死效忠于顺治。

如此这般,顺治亲征后,对于这位忠心耿耿的鳌拜,他自然是器重有加。1661年,顺治帝驾崩,临死前,鳌拜与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三人被任命为“辅政大臣”,负责协助年幼的康熙处理朝中事务。

正如余沐所说“对故主皇太极忠心耿耿,一片赤诚,而对顺治也始终坚守臣节,称得上是一个难得的忠义之臣”,不错,自皇太极到顺治时期,鳌拜用自己的生命去效忠着大清皇帝,他备受多尔衮的压制,曾三次被论死,在狱中更是备受煎熬。但他对大清皇帝的忠诚却始终都没变,他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着忠臣二字。

可是鳌拜是忠臣不假,他是权臣也是不假的。他在乎大清皇帝,同时也在乎权力,曾经三次被论死的经历,让鳌拜开始重视权力,渴望权力,而后顺治给予他的特权,也让他尝到权力的好处。如此,晚年的鳌拜开始擅权,开始专权,开始不放权。但是鳌拜虽在乎权力,可他也在乎对于康熙的忠诚,这点从他擅权8年的时间,自始至终从未对康熙有任何不敬之心,始终将他当成是自己的主子。

不过康熙虽知鳌拜的忠诚,但是康熙始终是一位雄主,他不甘于自己的权力被自己的臣子掌控,他虽知道鳌拜并无谋反之心,但是康熙太渴望早点掌控权力,太渴望早点做出一番丰功伟业,所以他只得对鳌拜动手了。只有除掉鳌拜,他才能真正的掌控清朝的大权,才能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刚才也说了,康熙知道鳌拜对他的忠诚,所以他未杀掉他,也并未牵连其家人,只是幽禁了他。而后在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念其旧劳,恢复名爵。雍正时期,雍正又赐予祭葬,追封一等超武公,给予世袭罔替的特权。从以上可以得知,自康熙后,清朝的皇帝大多都认可鳌拜对于大清的忠诚,都念其忠诚给予厚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