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今天成了烈士,你就是罪犯!”

2020-10-12 16:53:29 作者: “如果我今天

“咔哒。”

5月6日21时许,江西高院1301室,门应声而开。

“灯大开着,窗户也开着。有几张案卷掉在地上了,应该是被风吹的。沙发上,沙发上——”刘新明顿了顿,有些哽咽。她看到丈夫胡国运,江西高院的一名二级高级法官,倒在沙发上,披着法袍,身子已经凉了。

一大早才并肩出门、一同上班的丈夫,居然就这么没了鼻息。她觉得头脑发懵,眼前天旋地转。

“那天南昌起风了,下了好大的雨。”

5月5日21时许,距离人们发现胡国运“睡着了”,不足24小时。

“淅淅沥沥——”断断续续的水声从阳台上传来。

“他在擦风扇。”刘新明回忆说:“五月的天热起来了。他清洗了风扇,打算给我爸用。”

把岳父接到家里照顾,是胡国运的主意。“我公公过完年去世了,他好伤心,觉得亏欠老人家。办完后事,他就和我商量,要把我爸爸接到家里来。”

为了“伺候”好岳父的胃,胡国运亲自下厨,每顿饭要烧四菜一汤,雷打不动。“鸭子肚片、墨鱼汤、黄鸭头炖老豆腐……”当晚的饭桌,丰盛一如既往,88岁患有轻微老年痴呆的岳父,吃得乐乐呵呵。

结婚28年,刘新明一直安心得很。她习惯了胡国运的“打点照顾”,方方面面,周周到到。

“我比较忙,下班也晚,他担起很多家务,孩子也是他一把拉扯大的。”

然而,这么顾家的胡国运,却曾对着家人,立下一条“铁规”。

那是十多年前的一个中秋节,两名案件当事人找到胡国运家,手里拎满了礼品。

“我们说几句话就走。”隔着一扇铁栅栏门,两人连声请求。

“他们在外面站了半个多小时。”刘新明于心不忍,劝丈夫开门,让他们进来说话,礼物不收便是了。

“不行,这个门不准开!我手上的裁判权是我的吗?我能给吗?!”出乎刘新明意料,这一次,丈夫坚决得很。

“家里的事听你的,但是我工作的事,你不能插手。”在刘新明的印象里,胡国运一向随和,这是仅有的一次“大发脾气”。

自这件事后,他们家立下一条“家规”:凡是案件当事人上门拜访或送礼,一概拒绝。“这是底线,底线没守住,这个家庭也不会安宁。”

十多年从未破过。甚至于面对宠爱有加的女儿,他也未曾动摇。

2018年,女儿胡君妍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就业难题摆上了桌面。

“让孩子去家好点的律师事务所,不就是你一句话的事?”面对亲戚朋友的建议,胡国运二话不说,顶了回去:“我今天开了这个口,明天岂不就要办亏心案?”

最终,女儿不负期望,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广州市税务系统的公务员。

入职时,胡国运一人拖着2个箱子,背着4个大包,坐火车赶到广州,为女儿送行李。“他是想用行动弥补心里的亏欠吧。”

从审判员、副庭长、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再到省高院二级高级法官,一路走来,胡国运手握裁判权,但“一尘不染”。

5月6日早4点46分。距离人们发现胡国运“睡着了”,还有17个小时。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拉开序幕……”

天尚未大亮,胡国运已经醒了,照例打开“学习强国”APP,打卡签到,收听讲座。在院里的积分榜上,他位列第一。

爱学习,胡国运是出了名的。

他出生在江西南昌五星垦殖场,幼时家境清苦。

因时常与下放到垦殖场的北京知青交流,在年幼的胡国运心中,扎下了“去北京读大学”的种子。

1983年,胡国运不负众望,考入北大法律专业。

填报志愿时,他选择了法律,“这是弱者手中对抗不公的武器,也是守护尊严的最后屏障。”

“国运性格温和,但学习劲头相当强劲,没日没夜的。”据北大同学万利平回忆,他曾节衣缩食,就为买个录放机,把外语学好。

临近毕业时,胡国运考虑再三,放弃了留京工作的机会。

他写信告诉家里人:“江西现在比较落后,我要用所学知识回报家乡。”

他选择法官作为终身的职业,一干就是33年。

“这33年,他踏实做事,不求名利,主办了一批有影响力的重大案件,所办逾千,无一错案。”

5月6日早7点40分。距离人们发现胡国运“睡着了”,仅剩14个小时。

一件格子衬衣,一条休闲裤,一双休闲鞋。

胡国运穿戴妥当,等着妻子,一同出门上班。

“他拎了一个公文包,皮的,咖啡色。好多年了,有些地方被磨得不成样子。”

胡国运是个特“俭朴”的人,大家都这么说。

“我唯一送给过他的一件东西,是一双几十块的回力步鞋。” 高院环资庭干警骆丽玲回忆道:“那还是我在家里收拾杂物时发现的。”

因为是新的,扔掉可惜,骆丽玲便在朋友圈里吆喝。

胡国运看到了,欣然回复:“这个码子我能穿。”

“他对自己很抠。”

袜子破旧得不成样子,脚掌处的线脱了,脚趾处是一个个的洞,看起来“千疮百孔”。

内衣也穿得松垮变形了,妻子几次劝他换下,胡国运就是不听,只留了个倔强的背影:“又没破。”

“他很朴实,不追求品牌,可能和农村家庭出身有关。唯一爱买的就是书了,尤其是法律专业书。”

在胡国运的办公室里,有一个三层的大书柜。里面满满当当的,全是书。

这不是摆设。

书里的内容,胡国运刻在了脑子里。

“他是一部‘行走的法律百科全书’。”江西高院民一庭法官李平是胡国运的“铁杆粉丝”:“无论是对法律条文、经典案例,还是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的条文,他都如数家珍。”

时至今日,李平在与人讨论案件到激烈处,仍会习惯地脱口而出:“问问胡庭长,听他怎么说。”

话音落下,却是一片沉默。

5月6日早8点左右。南昌的街上人来车往。距离人们发现胡国运“睡着了”,剩下13小时。

“小吴,今天你比我早了几分钟呀?”

“不多不多,就1分钟。”高院民一庭的法官助理吴狄,正在打扫卫生。瞅着胡国运进来了,他笑得咧开了嘴。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