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M,在湖北省荆门市漳河机场完成12吨投汲水试验,接下来将全面转入适航取证阶段。“鲲龙”的每一点进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人员们都时刻关注。南航84级校友黄领才担任AG600总设计师,从立项、研制、总装下线到成功首飞,机型升级并完成12吨投汲水试验,AG600仅用了几年,如今已成为国之重器。在南航,很多像黄领才一样的南航师生、校友也参与了研制工作,为AG600飞机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不仅是“能飞起来的船”,还是“能游泳的飞机”
作为我国“大飞机家族”之一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是为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民用飞机,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AG600与运-20、C919合称为中国大飞机“三剑客”,AG600的研制对我国民机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017年以来,AG600技术验证机相继实现陆上、水上、海上首飞,以及9吨投汲水灭火功能验证试飞,充分验证了一系列关键技术。“这是一艘能飞起来的船,也是一架能游泳的飞机。”中国航空工业通用飞机华南公司总工程师、AG600总设计师黄领才经常这样形象地向别人介绍他的“宝贝”。
在AG600研制的数年间,黄领才每周工作七天是常态,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是常事,晚上都是10点后才回家,他几乎把自己扎根在了工厂。经过无数个“5+2”、“白加黑”,他们用实际行动兑现了承诺:从立项、研制、总装下线到成功首飞,AG600仅用了几年,如今已成为国之重器。
机型优化,“能游泳的飞机”再升级
AG600M是AG600的优化机型,最大起飞重量60吨,最大载水量12吨,最小平飞速度220千米每小时,航程4500千米,具备优越的低空、低速、短距起降性能。
9月27日上午10时许,满载12吨水的AG600M飞机从漳河机场跑道陆上起飞,在投水区域前完成投水后平稳降落在漳河水库,在水面高速滑行15秒完成12吨汲水,随即腾空而起,在空中完成一系列既定试飞科目后,在投水区域再次投水后降落漳河水库。整个试验过程飞机状态良好,各系统运行稳定,投水精准度及投水量满足设计目标。
本次试验有效评估了飞机的投水灭火效果,是AG600M飞机服务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国家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的关键一步和必备环节。试验活动现场,航空工业通飞华南公司与光大金租签署了4架AG600M飞机购机协议和支持AG600飞机研制的融资协议,与河南航投签署2架意向购机协议。
“鲲龙”的背后,有这些“南航智慧”
记者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了解到,“鲲龙”的背后,凝结着“南航智慧”。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轻型通用航空飞行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中航通飞为总设计师单位,联合协同单位组成攻关小组,攻克了气动布局、复合材料结构布局设计、材料许用值等关键问题,并共同开展了飞机水动力载荷计算、机腹部断阶设计和起落架机构优化设计等,为AG600飞机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航空学院张大林教授带领团队与中航通飞团队协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成功完成了AG600发动机滑油散热系统和发动机短舱通风冷却系统的设计、研制工作。此外,南航还有众多校友和科研人员参与了AG600的研制工作。
南航与AG600责任主体的中航通飞有着密切合作,2016年9月11日,中航通飞与南航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打造通航人才培养基地,培养通用航空飞行、机务、运管、服务等中高层次人才,满足我国高速发展的通航产业人才需求。2017年,南航设立的中航通飞博士班开班,首期招收22名学员,均为公司科研骨干。
未来,随着合作的深入,双方还将在合作模式、合作机构、合作平台方面加快创新,在通用航空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低成本复合材料的研发方面加大合作力度,实现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共同为中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