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变异到现在,和最初被人类发现的新冠病毒有什么不同?广州疫情防控下一步最重要的是什么?优化防控措施后会发生医疗挤兑吗?哪些人容易发展为重症?3岁以下婴幼儿无法打疫苗,如何防护?对家庭囤药有何建议?
12月2日晚,广州日报记者就新冠病毒疫情的防护和救治等话题,采访7位抗疫一线的权威医学专家。
访谈专家:
唐小平 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张忠德 广东省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专家组组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
邓西龙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徐翼 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中南)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内科主任兼感染性疾病科主任
宁玉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党委书记,广州医科大学精神卫生学院院长
龚四堂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专职党委副书记
黎毅敏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谈无症状感染者
可考虑无症状和轻型病例有条件的居家隔离治疗
连日来,广州优化疫情防控的措施引起关注。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唐小平表示,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不等于躺平,而是要做更精准的防控。
“原来可能在出现较多病例感染后,会有一个临时管控区。现在风险区精准到楼栋,我觉得非常好、非常精准,也是贯彻国家‘20条’的措施。”
唐小平表示,按现行的防疫政策,密切接触者有条件的可以居家,但原则上要集中到酒店隔离。阳性患者到方舱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如有症状则到定点和亚定点医院。
待条件成熟,下一步分层分级的诊治可调整为: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的病例,进行有条件的居家隔离治疗;有症状的或者是病情比较重的,可以到定点医院。
无症状感染者平均住院时间在7天左右
唐小平介绍,2020年发生疫情以来,新冠病毒出现过各种各样的变异株,阿尔法、贝塔、德尔塔、伽马、奥密克戎等等。
目前奥密克戎毒株已经适应了环境,趋于稳定。现在的变异株毒力显著降低,传染性比较强,但是致病率也显著地降低。
他谈到,去年德尔塔在广州引起的本土疫情中,50%~66%的感染者的CT检查有不同程度肺炎表现,和疫情初期病毒株差不多。
而现在奥密克戎感染者绝大部分是无症状和轻型的,超过九成都是无症状感染者,轻型则是只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没有肺炎。
“总体来说,目前入院的新冠患者中,无症状感染者平均住院时间在7天左右。按照第九版的防控指南,两次核酸检测阴性就可以出院并居家进行健康监测,再7天后可完全回归到社会。普通型病例的平均住院时间在10天左右。其中,有肺炎的比例非常低。所以大家真的不用恐慌。我有些朋友也感染了新冠病毒,但不需要特殊治疗自己就恢复了。”
无症状感染者很少需要医学干预
至于许多市民近日关注的家中备药问题,唐小平表示,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各级各类医院预备哪些药物,现在有明确指引。
他表示,自己现在在广州方舱现场指挥部工作,方舱的感染者基本上是无症状的,很少需要医学干预,治疗上一般是对症支持,解热镇痛、中药等等。
“很少吃药,喝喝水、休息好了,两次核酸阴性就可以出院了。所以药物储备可以按普通感冒处理就行了,没有什么特别。”
老年人接种疫苗可显著减少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在访谈中,唐小平多次强调在疫情中保护老人、小孩等重点人群的重要性:“老年人基础疾病多,感染后可能使得原有基础疾病加重。学生接触人群多也容易感染。一老一小预防接种非常重要。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重要的建议是,要提升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
他举例,新加坡80岁以上的老年人第三针加强针的接种率已达到80%以上,所以新加坡后期,老年人病死率非常低。
他同时提醒,奥密克戎变异株非常适应在人体的生存,疫苗接种不可能完全防止新冠病毒的感染。但基于原始毒株研制的疫苗,可以显著减少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他表示,目前,广州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第一针的接种率超过85%,但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接种率还是偏低的,只有百分之五十几,第二针和第三针的比例更低。
“所以我建议,要加强这些重点人群,特别是80岁以上老年人的疫苗接种。不仅仅是要打第一针,最好还要第二针、第三针。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新冠肺炎的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是否发生医疗挤兑关键在老年人接种比例
有人担心,广州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后,是否会发现医疗挤兑呢?唐小平认为,当老年人、尤其是8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比例提升后,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当然了我们要未雨绸缪,现在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做到未雨绸缪,这几天也考虑加强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ICU的建设。重症病例治疗的能力要进一步提升。我们从硬件软件做好准备,能够应付有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
谈复阳
有一定复阳比例 但复阳者传染性非常低
感染者住院后,两次核酸阴性达到了出院标准,出院后再次检测阳性称为复阳。
据了解,日前唐小平团队和钟南山院士的团队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国家科学评述》(《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发表了一篇对新冠患者不同病毒株复阳情况的研究文章,引起了较大的关注。
该研究发现,从在疫情初期发现的原始毒株、到去年广州“5·21”疫情中的德尔塔变异株、到现在的奥密克戎株,感染者确实存在一定的复阳率,而且复阳率比较高:原始毒株7%多,德尔塔20%以上,奥密克戎也差不多。
但研究同时发现,基于三个原因,复阳的传染性非常低:
一是复阳者绝大部分核酸CT值在35以上,30以下的在5%以下。即使是这5%以下CT值在30以下的复阳者,对其病毒进行培养,都没有培养出新冠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