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盛的成功只是苏州生物医药产业中的一环。2022年,苏州的“地标产业”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集群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其中,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企业超2200家,产业产值超1300亿元,港交所上市生物医药企业累计达15家。而在创新药领域,苏州工业园区的表现尤为亮眼,累计一类新药临床批件562张,上市新药22个,纳入国家医保17款。根据国家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布《2022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苏州工业产业园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二。
亚盛医药研究人员在实验室进行科研。供图/亚盛医药
在被称为BioBAY的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内,杨大俊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苏州生物医药产业之所以能发展到这种程度,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政府坚持长期主义,且非常务实,找准方向后能一直坚持;二是走“培育种子”的路径,重点孵化创新型企业。
杨大俊说,苏州的生物医药领域“领军人才”扶持资金每年都颁发,对孵化项目的创业股权投资最高可以有2000万元,此外还有启动资金、购房补贴、房租减免等各项政策,今年已是第17年。
当下,生物医药产业正经历“寒冬”,资本的信心还没有恢复,企业正在努力穿越周期。BioBAY市场部负责人任旭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生物医药创业的路很难走,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钱,而是政府真正的理解和支持,以及这些支持能持续多久。
在生物医药产业之外,苏州正在培育更多的“种子”。上文提及的点石航空就是被看好的企业。赵运生说,由于发动机研发周期长,政府提供了优惠期更长的租金减免政策,以及设备补贴和人才补贴,还给予几百万的项目资助。另外,点石航空做小型发动机所涉零部件很多,他们会向政府提议,希望能专门引进和自身“更适配的企业”,政府也会积极帮忙。
贺寅强调,这是一种良性的产业培育策略,即围绕产业链中的“链主企业”及“关键链点企业”进行精准招商,根据它对供应商的需求去引进,并提供配套优惠政策支持。“我们会去调研搜集企业的上下游配套需求,不像以前那样单个引进,而是从产业链整体的角度去引进,努力做到引进一个企业,集聚一批企业。”
目前,苏州因“临港临江临沪”区位优势,已经成为承接国内外航空产业转移和上海大飞机产业溢出效应的首选阵地,未来也计划重点瞄准机载系统这一片产业蓝海。
但也要看到,苏州尚无法和成都、西安等航空大院大所、老牌国企集聚的地区相提并论。在最高精尖的机载系统领域,航电系统是其中的核心,中国的航电领域和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苏州对此的布局也才刚开始。“对航电领域的一些优秀‘种子’,如果苏州能提早发掘引进、孵化培育,将对未来苏州航空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劲支撑。”贺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