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这真是说孙权吗?罗贯中:看下一句

2020-07-23 03:20:16 作者: 三国曹操说,

公元213年,带领十万大军准备一举荡平东吴的曹操,在看到孙权严密的布防后,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慨。

不过此时他还不知道,做好这一切的不是孙权,而是他的一个小老乡。

公元178年,在距曹操的老家安徽亳州不远的地方,出生了一个叫吕蒙的婴孩。不知是吕蒙家中贫困,无法养活他,还是他的胆子太大,想自己另谋生路,总之他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离开了出生的故乡,去投奔了自己的姐夫邓当。

年少时的吕蒙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做事全凭自己如初生牛犊般的莽撞,他唯一相信的是,富贵不会从天而降,想要就不能瞻前顾后,而只能是勇往直前。机会总会垂青那些有野心的人,吕蒙接替去世的姐夫当差后不久,小霸王孙策在一次狩猎中,被前来为主家(许贡)报仇的三个门客所伤,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所以孙策没能挺过去,孙策去世时仅有26岁。

接替孙策权力的,是他的弟弟孙权,孙权的老师是孙策最依赖的张昭,而张昭还是安排吕蒙接替邓当的当事人,两人的羁绊由此开始。孙权上位后,有意扶植一批“自己人”,而吕蒙提前得到消息,并通过优异的表现,进入了孙权的班底。

孙权虽然当时还很年轻,但是也知道真金要靠火来炼的道理,因此他虽然“看好”吕蒙,但也没有直接给予重用,而是一步步地开始考察他。吕蒙接受的第一个考验是领兵实战,他的敌人,只是纵横在山野间的山越族人组成的杂牌军,吕蒙自然轻松完成。孙权的父亲孙坚,曾被刘表的手下的悍将黄祖所杀,因此孙权非常想为父报仇,但黄祖并非庸才,所以孙权一直没有得逞。

在一次双方的会战中,吕蒙身先士卒,率先斩杀了黄祖的手下心腹陈就,让孙权的大军得以直击黄祖,并将其擒杀。后来孙权还发现,吕蒙除了作战勇猛,还非常善于思考。就连周瑜也对吕蒙的一些建议,都悉心的采纳。因此孙权对吕蒙是越发的看重,并不断提升他的官职。但吕蒙也有短板,那就是他读书少,对很多的事情,无法理解的更深入,而在孙权对他的期望又很高,于是嘱咐他多多读书学习。

一个男人的优秀,往往不会只体现在一个方面。吕蒙也是如此,他听从了孙权的建议之后,开始刻苦学习,他学习之后的具体成就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后续的两件事来看,他的书并没有白读。第一件事,很多人应该都知道,那就是鲁肃曾夸他不再是“吴下阿蒙”,而他自己也自傲的说“士别三日,就当刮目相看”,第二件事是,根据西晋的《江表传》记载,吕蒙不光自己读书,还勉励手下的将领读书,这对于古代的武将来说,十分少见。

文武双全之后的吕蒙,自然是更受孙权的青睐,当公元213年,曹操携数万大军南侵孙吴之时,孙权就将防守的重任,交于了吕蒙。而吕蒙面对如此的大场面,竟然完全没有怯场,而是展现了自己的大心脏。他将防守的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曹操在看到了孙吴的防御体系之后,大加赞扬,并因此而说出了“生儿子就应该像孙仲谋,年少有为,而不应该像刘表的儿子,猪狗不如”。(见于《三国志》)

后来罗贯中曾专门为吕蒙写了一首诗,其中的首句就是“养子当如孙仲谋,吕蒙谈笑便封侯”。罗贯中呕心沥血写了一本《三国演义》,以他对三国众人的熟悉程度,他自然不会因为曹操的一句夸奖。就对吕蒙另眼相看,吕蒙真正打动罗贯中的,其实是吕蒙后来的英勇事迹。

其实具体原因,骆驼昨天的文章里已经说了,今天就再简短解说一下。众所周知,关羽曾经镇守过荆州,而荆州本来应该算是孙吴的地盘,所以双方就产生了矛盾。但是因为主和的张昭、鲁肃在任时,一直说服孙权,要忍辱负重,要以江东大业为重,因此孙权对关羽采取了放任的态度。但是随着鲁肃去世,吕蒙接替了鲁肃的位置。而吕蒙的眼光,要比鲁肃看得更长远,他知道关羽占据荆州,只是蜀汉谋划中原的一个跳板。

因此他推断,蜀汉不会主动归还荆州,而且还会借着荆州,继续扩大自己的地盘。果然,在不久之后,关羽以荆州为节点,开始攻击樊城,图谋中原。吕蒙为了阻止蜀汉过快发展,就决定谋夺荆州。吕蒙先是借病遁,让关羽掉以轻心,又暗中联络糜竺等蜀将,一举夺回了荆州,并顺势把败给徐晃的关羽给抓住,并杀死。因此罗贯中的后半首诗中,专门提到了这一点“白衣摇橹真奇计,一举荆襄取次休”。

吕蒙的文韬武略,本不在陆逊、周瑜之下,但是因为当时的形势所逼,他并没有太多的表现机会,又因为英年早逝,从而失去了一展风采的机会,因此后世对于他的评价并不很高,但是骆驼认为,这样的人物,不应该只在《三国演义》中当个路人甲,然后再被一代代的淡忘……骆驼致力于宣传历史中的“小人物”,欢迎大家留言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