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残了盛世大唐的安禄山,为何有如此强大的号召力?

2020-07-25 16:41:46 作者: 打残了盛世大

杜甫

安禄山在搜寻和重用人才的时候,看看唐玄宗在干什么?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也曾口口声声地说,要重用人才,搞了个“方正贤良”试,令四海之内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全部汇集到京师,参加朝廷对他们的选拔。结果呢?一个都没录取,一个都没任用。一代诗圣杜甫,就曾兴冲冲地跑过来应试,结果呢?信心满满,盘缠用尽了,最后却只能悻悻而归。李林甫却欺骗玄宗说,当今万岁已经把全天下的才人都网罗到了朝中,在民间已经没有一个人才了。这就是“野无遗贤”的闹剧。

真是社会上,民间都没人才了?那些真正有才华有能力,有追求的人,都哪儿去了呢?往后会如何看待李唐王朝呢?

安史之乱时,河北成乱军之地,战争,得有钱粮,人得吃饭,将士得有军饷。于是乎,江淮一代的赋税,就成了唐庭的生命线。安史叛军没想过吗?当然想过,至德二载(757年),安庆绪派部将尹子琦率军南侵江淮屏障睢阳,意图染指江淮,切断唐庭后勤保障之路。只是被书生—张巡,活生生地给拖住了。张巡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死守睢阳,前后四百余次与叛军交战,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使叛军始终无法越过睢阳,居功至伟。后来还绘像于凌烟阁,获赠邓国公。

可是这样一个人,还曾高中进士,在这之前,最高官爵是什么呢?九品芝麻官—小小的真源县令。

唐玄宗

文臣如此,上升渠道狭窄,那么武将呢?曾经河西节度使牛客仙,曾以边将的身份入朝拜相,打通了边将入相的通道。很多边将也感到欣慰,有上升的渠道。而对于唐庭来说,更能防止边将久任,尾大不掉。结果呢?李林甫和杨国忠,觉得这会威胁自己的相位。于是乎,忽悠唐玄宗搞了一个所谓的“以番代汉”、“边将久任”的策略。番人能任主将,这就被安禄山抓住了机会,名正言顺,大规模提拔拔曾受压抑的番将。施恩于那些人,逐渐形成自己的班底,边将久任,不再换防、换岗,更让安禄山等,渐成尾大不掉之势。

战乱之初次,唐廷其实也是有战将。比如说高仙芝和封常清,边塞诗人岑参曾以“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称赞的亚相封常清。结果,唐庭不但没有利用他们,反而因为潼关而斩杀了这两个战功赫赫,战斗经验丰富的一代名将。这还不算,还有哥舒翰,战神级别的哥舒翰,曾一度打得土蕃人没脾气,让人高呼: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哥舒翰

咋死的呢?被杨国忠活活做死的,凭潼关之天险,后勤保证等优于安禄山,据险而守,挡住安禄山前进的脚步。随后,以郭子仪、李光弼马等出九原,截云中等路,配合在安史之乱后方已经声势颇为浩大的颜真卿等人的活动,发动强大的政治攻势,安禄山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那么一定有更多的人,离他而去。结果,却被杨国忠逼迫,非要弃潼关之天险而与叛军野战,结果全军覆没,长安失守,安禄山的声势更加浩大。

社会的腐败与堕落,从人才的上升渠道被堵死,人才大量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笼络开始,当他们怀着对社会不公的怨恨,这时,却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雪中送炭,给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为何安禄山,会有如此巨大的号召力,就源自于此。

作者:我方团队特邀作者萧玉南

参考资料:1.胡如雷:《唐宋之际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

2.欧阳修《新唐书-安禄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