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出身对政权国祚的深远影响——南朝与五代时期之间的例证

2020-07-26 14:31:24 作者: 帝王出身对政

黄巢起义

朱温是取代唐王朝建立后梁的人,然而朱温的出身却并不是太好,其祖父父亲虽然为教师,但是祖上却从未有人做过官,而且朱温本人也不爱学习,是一个浪荡子。最初效命于黄巢,回来反叛归唐,之后又灭亡唐自立,可谓反复无常。而后晋建立者石敬瑭乃是沙陀族之人,其出生历来被人争论,而且石敬瑭为了建立后晋,不惜割让燕云十六州。自古则为中原属地的燕云十六州首次被少数民族占领,这也导致了之后辽、金等少数民族的崛起。

石敬瑭

其实我们会发现,五代的建立者朱温、石敬瑭、郭威等人,都是军人出身,在文化素养上多少都有所缺失,其一步步爬上高位,一方面是作战勇猛、为人狡诈,其次便是运气。在这个混乱的时代,道义不存,唯有利益,抓住了这一点,权势便唾手可得。这与南朝时期完全不同,不论是文人还是武人,在面对国家大义上都与南朝时期大相径庭。三、儒释道影响下的南朝与武力决定一切的五代

1.文人思想贯穿的南朝时期

虽然南朝时期国家分裂,战争不断,但是我们会发现南朝的战争或者政权更迭依旧受到当时主流思想的影响以及约束。自汉武帝时期奉行独尊儒术的思想之后,儒家思想便成了历代奉行的正统思想;而在南北朝时期,佛学思想和玄学思想也成为了当时主流的学术思想。佛学和玄学不单单是一种信仰单独存在,成为了可以左右政局的重要思想。

佛学

这种思想的泛滥首先影响的就是中下层的百姓,虽然政局有些混乱,但是百姓在精神上却找到了寄托之处,一个是玄学,一个则是佛学。而佛学和玄学所倡导的都是来世幸福,提倡今世要做好事,因此使得南朝时期整体的反抗思想并不强烈。其次影响的就是当朝统治者的政策,以及篡权夺位者的想法,如萧衍在位四十八年,崇尚佛教,因此萧衍在位期间虽然政治上并未有着突出的贡献,但总体还算平稳。

儒学

而另一个导致南朝时期政权稳定的原因就是世家大族的存在,虽然自刘裕登上帝位之后,压制世家大族,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影响力依旧不容忽视。虽然这些世家大族在朝堂上的影响力有所削弱,但是在其家族所在地依旧是话语权的真正掌握者,这也就决定了地方上的政治稳定。

2.五代盛行的武力对抗

而五代之所以政权林立,更迭频繁,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当时政治制度的混乱导致的。上文交代唐朝的灭亡和藩镇割据关系密切,唐王朝的统治者一直没有找到办法解决,最终引发了唐王朝的覆灭。而到了五代,藩镇割据依旧是困扰统治者的一个心腹大患,朱温是汴州节度使;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为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乃是河东节度使。在这里我们就会发现五代的统治者多为军人出身,对于道义、礼制基本不是很奉行。

军旅生涯

通俗来讲就是五代时期不仅仅是中央统治者手中握有军队大权,地方军镇将领同样实力强大。而且五代时期的人冒险精神尤为突出,甚至也可以说是投机精神,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时候并不是某个人想要反叛,而是在自己部下的推动之下完成的,这种现象在五代时期,比比皆是。赵匡胤就是最好的例子,赵匡胤心中有没有反叛之心,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其部下的造反之心是显露于外的。

赵匡胤

而且我们会发现,赵匡胤对于部下的建议,既没有表态,也没有责罚,最终在众人拥戴下,穿上了黄袍,簇拥着回到了京城。在这里赵匡胤的态度就值得回味,作为将领,部下有反叛之心,自己应该惶恐并责骂;而赵匡胤仅仅是推辞,这与其见惯了政权更迭有关。五代的战争之频繁、政权更迭之迅速,远超南朝,可谓走马观花,英雄兴起衰落不绝如缕。总结

政权的最高统治者的出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政权的素质以及走向。一个优秀的出身良好的统治者,不论是政治策略的制定还是选用人才上的高瞻远瞩,都有利于政权的长久延续;而一个出身平庸甚至悍匪市井小民出身的统治者,面对权力与财富,很少有能够克制自己,规范自己行为的人。所以南朝与五代存在的时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唐代之前,帝王统治者都非常看重出身,这不仅仅是世家大族维护权益的需要,其实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中国古代精英政治的优越性。也许这样的政治对底层百姓不公,但是精英政治之下王朝整体的政治走向是有利的。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

《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