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思念李白,对李白的评价,千百年来,至今还没有过时

2020-07-27 06:39:27 作者: 杜甫思念李白

杜甫和李白是唐诗上的两座巅峰,他们一个浪漫,一个现实,给后人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歌作品。直到一千多年后的现在,我们还在津津乐道他们的诗篇名句。

这两个大诗人虽然年龄有些悬殊,李白大杜甫11岁,但他们是忘年交,是真诚的诗友,有着深厚的感情。杜甫一千四百多首诗中,就有十四首是写给好朋友李白的。

而李白不但担任过翰林待诏,且诗歌早已名满天下。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他保留下来的九百九十多首诗歌里面,还有四首是回赠杜甫的。可见他们的感情是非常深厚。

也是机缘巧合,744年的时候,李白受到高力士、杨国忠等权贵的排挤,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而杜甫此时又正要去往长安求仕,二人正好在东都洛阳相遇。

他们一见如故,喝酒谈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李白年长,而且当时的诗歌名气已经很大,杜甫还是一个文学青年,但是他们交流起来并没有什么隔阂。

此后一年多,他们三次同游梁宋齐鲁各地,谈诗论文,并与当时名气很大的高适相遇。这段时间,杜甫虽然没有当官,但是他的心情十分高兴,可以说这是他一生最愉快的时光。

可惜的是,这次分手以后,他们再也没有机会相见。他们虽然是大诗人,但都有一个入朝为官、报效国家的愿望。因此他们各自奔波,天各一方,只能把这种友情寄托在互相思念上。

天宝六年即公元747年,杜甫在长安,他想起了李白此时远在越州一带,不知道他近来情况如何,便提笔写了一首《春日忆李白》,以寄托心中的思念。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诗的首联开门见山,就指出了李白在诗歌创作上的伟大成就。盛唐时期诗人很多,像王维、张九龄、孟浩然、贺知章、岑参、高适等都是大家。称李白的“无敌”地位,足见杜甫当时的眼力。

这里杜甫对李白诗歌的特点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只用了“飘然”两个字。飘然就是豪放不羁,就是飘逸雄奇,就是李白在写给韦太守时所说的那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颔联接着具体说明这种飘然的特点,连着举了两个例子。一个就是清新脱俗,就像北周开拓型作家庾信一样。杜甫在另外一首诗中也说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另一个就是像南朝诗人鲍照那样,他的诗多是乐府诗,风格俊逸豪爽。因为他在南朝宋时曾经任过荆州前军参军,故又叫“鲍参军”。同理庾信的“开府”也是官职名称。

这四句诗是杜甫对李白创作成就的高度总结,李白兼有庾信和鲍照两个诗人的特点,难怪可以做到所向无敌。这里既表达了杜甫对李白诗歌才华的钦佩,也表现了他们深厚的友情。

颈联是讲杜甫和李白天各一方,不能相见,只能在遥远的地方互致问候。杜甫此时在长安,所以说“渭北”;李白在江浙一带,故称“江东”。

这两句看起来只是写了两个人所在地方的景物,即春树和暮云,实际上是互文见义,表达了双方不能相见的离情别恨和相互牵挂。同时通过这个场景,又把他们往日的对酒谈诗联系了起来。

尾联紧接着发出深深的感慨,什么时候他们两个还能够坐到一起举杯痛饮,像从前那样慢慢地品赏诗歌,讨论交流创作体会呢?只可惜历史再也没有给他们提供相见的机会了。

这是历史造成的遗憾,安史之乱后国破家亡,社会动荡不安,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两个大诗人颠沛流离,各自都生活不保,相见谈何容易。

杜甫在这首诗中高度赞扬了李白的诗歌成就,简短的八句四十个字,就有四个句子是名句。“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是赞扬李白的诗歌风格。“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是写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历来的诗评家对杜甫的这首诗都评价很高。其中清代的浦起龙在《读杜心解》里说,“此篇纯于诗学结契上立意”。

可见杜甫李白二人的感情是建立在诗歌基础上的,他们与那种酒肉朋友有着严格的区别。同时杜甫在诗中对李白的评价,十分准确,千百年来,至今还没有过时。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