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秦国统一了六国,是战国霸主,秦国之所以能崛起和商鞅变法的成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商鞅最先投奔的并不是秦国,而是魏国,商鞅可以说是战国时期的至宝,谁获得了商鞅,谁就具备了称霸天下的资本。
当时的魏国属于七国当中的霸主,此时的秦国正被人揍得满地找牙,而为魏、赵、韩三分晋之后,魏国在名将吴起的带领下,建立了威震天下的魏武卒,当时的魏武卒可以说是七国之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一支奇军,就连一向作战勇猛的秦国也被打得割地求和。在秦国被按在地上摩擦得体无完肤之后,魏国又联合韩国、赵国对楚国发动了攻击,逼得楚国也,割地求和。
如此强大的魏国却迅速走向了衰落,而与此同时,西部边陲的秦国却在迅速的崛起,这两个国家的一起一落皆和一个人动向有关,这个人就是商鞅。
商鞅是法家学徒,提倡以法治国,商鞅来到魏国之后,在公叔痤门下当一个中庶子这样的小官,公叔痤深知商鞅的厉害,但他却一直没有向魏侯引荐。
直到魏惠王九年(公元前361年),公叔痤病重,魏侯亲来探望问道:“丞相如今病重,如果你一旦西去,将来魏国又应该倚重何人?
这时公叔痤提出让魏王重用商鞅,此人极具才华,魏国一定要重用他,如果不重用他,那么一定要杀了他,千万不能让他为其他国家所用,否则他是必成魏国祸害。
魏惠王走了,公叔痤又将商鞅叫来说:”我向魏王建议让他重用你,如果不重用你,就让他杀了你。我毕竟是魏国的丞相,必须要先为国家着想,你赶紧逃吧。
商鞅说:“魏王没有听你的话中重用我,那么他也不会听你的话,杀了我。
商鞅在魏国一直得不到重用,最后无奈之下跑到秦国去一展才华,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使秦国一跃成为强国。
并带领秦军收复了当年被魏国所占的河西之地,趁着魏国与齐国交战之际,秦国趁机占领了崤山天险(后来的函谷关),有了黄河和崤山两道天险的秦国,一路开启了霸主之势。
而失去了崤山天险和河西之地的魏国,从此再无屏障,只得迁都大梁,而到这时,魏王仍在后悔,当初应该听公叔痤之言啊,若是当年杀了商鞅,又岂会被全国如此羞辱?
公叔痤除了送给秦国卫鞅以外,还逼走了名将吴起。
吴起原来也是卫国人,他从小家境殷实,喜欢兵法。后来拜儒家曾子为师,曾子本来很喜欢吴起,但是由于吴起的母亲去世,吴起居然没有回家守孝,曾子一气之下就将吴起赶出师门。
吴起又去了鲁国,鲁国是当时的文化中心,但在对外战争中总是吃亏,鲁国任命吴起为将军之后,这种情况立即有了改变,吴起在军事上的天赋,也让鲁国人心花怒放,正当鲁国打算与齐国开战之时,却有人提出,吴起的老婆是齐国人,吴起很难用尽全力。
吴起知道这种情况后,回家立即就休了老婆,他本以为鲁国人会很高兴,没想到鲁国人却又说吴起连自己的老婆都不要,这种人太可怕了。显然吴起属于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物,他这时才明白自己掉进了陷阱,进退两难,只好逃亡。
吴起来到了魏国,李悝很欣赏他,魏侯(魏斯)也很重视他,吴起在魏国混得风生水起。
在李悝、吴起、西门豹、乐羊的支持下,魏国已然成了七国霸主。
但可惜,魏击继位后,吴起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当时的丞相公叔痤害怕吴起与自己争夺相权,便想除掉吴起。
当时有个门客就向公叔痤建议,要想除掉吴起这种大将,只能示之以弱而不能示之以强。吴起经常顶撞君主,君主对吴起也早已怀恨在心,但碍于他的领兵能力,才迟迟不敢动手。
你只需要向君主说:吴起这样的人才,可能并不甘心留在我们魏国,要想试探吴起是否真心留在我们魏国,可以劝君主将公主许配给吴起。如果他欣然接受,那么就表示他愿意留在魏国,而不同意,就表示他对魏国并没有忠心。
然后您再亲自邀请吴起到你府上,让夫人各种羞辱你。当吴起看到你娶了魏国公主之后,虽然身为丞相,但在家里的地位其实很低贱。吴起必然就不愿意娶公主了。
此时君主再提出让吴起娶公主,吴起必然会拒绝,这样君主肯定怀疑吴起的忠心。
等吴起反应过来时,已为时已晚,此时他若不逃跑,肯定死无葬身之地。
而你还能有两全其美的之名!
可能魏王到死都不明白,强大的魏国是如何沦落到被秦国按在地上摩擦的境地的。其实我们每个人身边 都有类似公叔痤这样的伪君子,为了自己的私利排除异己,但还打着一切都是为你好的幌子,左右挑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