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还是天子,但已名存实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
其中,就中山国来说,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赵国消灭中山国。对于赵国来说,在胡服骑射后开始崛起,并彻底消灭了中山国。不过,实际上,在赵国消灭中山国之前,这个诸侯国曾一度被魏国消灭。战国初期,魏文侯派遣大军越过赵国,消灭了中山国。对此,在笔者看来,就魏灭中山之战来说,无疑是魏国在战国初期称霸的重要体现,也即其体现出了魏国在战国初期的强大实力。
一
首先,中山国的前身是狄族鲜虞部落,春秋时代,鲜虞是部落联盟,由鲜虞、肥、鼓、仇由几个部落组成。公元前530年,晋国大夫荀吴借道鲜虞进入鼓都昔阳(今河北省晋县西),但并未灭掉鼓国。同年八月,晋国消灭肥国(在今河北省藁城县一带),俘虏肥国国君绵皋,肥国旧地归属晋国。第二年冬天,晋昭公得知鲜虞边境空虚,即以荀吴统率大军进,破鲜虞中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峭岭)。公元前527年秋天,晋国卿大夫荀吴率军攻打鼓国,俘虏鼓国国君鸢鞮,使鼓国成为晋的属国。六年后,鼓国被晋国彻底毁灭。公元前507年秋天,鲜虞出兵晋国平中,大败晋军,俘虏晋国勇士观虎,报了晋国灭肥国、鼓国及占领中人城的仇。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春秋时期,中山国的前身——鲜虞,可谓晋国的重要对手。公元前414年,在晋国的压力之下,中山武公率领他的部落离开山区,向东部平原迁徙,在顾(今河北定州市)建立了新都。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这意味着魏国、韩国、赵国正式瓜分了晋国。
二
进入到战国时期,三晋之中一开始以魏国为最强。公元前408年,魏国攻取秦国河西郡后,中山国便成为魏文侯下一个目标。对于魏文侯来说,想要消灭中山国,但是,中山国和魏国之间并不直接接壤,也即二者之间正好隔着一个赵国。于是,魏文侯便希望赵国借路给魏国攻打中山国。赵烈侯赵籍想拒绝文侯的要求,大臣赵利得知,便劝说:“魏国攻打中山国,如果不能获胜,必定消耗重大使国力衰弱。假如消灭了中山国,因为我们赵国位居中间,也无法长久保留中山的土地啊。” 听了这番话后,赵烈侯终于答应借路给魏军。
公元前409年,魏文侯派遣吴起率领魏军攻打中山国。对于魏文侯来说,原本派遣吴起来指挥消灭中山国的战役。作为战国初期的名将,吴起已经在和秦国的较量中证明了自己。在和秦国争夺河西之地的过程中,吴起屡战屡胜,成为魏文侯非常器重的武将。不过,在这个时候,魏国大臣翟璜的门客中有名叫乐羊,主动请缨攻打中山国。翟璜了解他知道是个将才,虽然他的儿子死于乐羊在中山国为将的儿子乐舒的手中,但是权衡再三下,也向魏文侯举荐他。
三
对此,翟璜向魏文侯表示 “大王想谋取中山国的话,臣推荐乐羊。”魏国文武群臣听说此事后强烈反对,认为让乐羊带兵一定会投降,翟璜以自己的身家性命担保乐羊不会背叛。于是在公元前408年,魏文侯便拜乐羊为主将领兵进攻中山国。乐羊率领魏国大军来到中山国,顺利包围了中山国的都城。不过,经过三年时间的较量,乐羊还是没能攻破中山国的都城。前面已经说到,乐羊的儿子乐舒,正好在中山国为将。因为乐羊的不断进攻,中山桓公把乐舒杀死。到了公元前406年,乐羊最终还是攻克了中山国的都城,也即完成了魏灭中山之战的目标。
当然,这场战役的成功,也导致乐羊失去骨肉。在消灭中山国之后,魏文侯派太子击为中山君,治理中山国境。对此,在笔者看来,魏文侯派遣太子击来镇守中山国,显示出其对于这块土地的重视。就中山国的疆域来说,正好处在赵国、燕国、齐国这三个诸侯国之间。魏国在夺取中山国之后,无疑可以利用这块土地来牵制以上几个诸侯国,从而巩固魏国在战国初期的霸主地位。
四
最后,乐羊回国之后,对这次的功绩免不了也有些骄横的情绪。魏文侯知道了,就把乐羊叫到宫里来,把那些毁谤他的信件交给他看,乐羊赶紧跪拜磕头说:“这并不是臣的功劳,而是主君的功劳啊!”魏文侯奖赏他的功劳,把灵寿作为封邑给乐羊,可是从此却不再重用他。 (据史记载:乐羊为燕名将乐毅之先祖。) 晋烈公十一年(前405年),齐国发生内乱。田会在廪丘(今山东鄄城县)反叛,并向三晋求援。魏文侯任命翟角为主帅,带领赵、韩两氏的军队,一路攻打到齐长城。齐国君主齐康公被联军所俘虏,与三晋之君主一起朝见周天子,齐康公并请求周天子册封三晋为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