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天宝十四年的“安史之乱”,标志着唐朝的由盛转衰,是唐朝运势的转折点。而安史之乱的转折点,则来自于香积寺之战。这一战,唐朝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力量,陌刀对铁骑,杀了个天昏地暗,用一场惨胜,重新夺回被叛军占领的都城长安,给全国的唐军打下了针强心剂。为以后消灭“安史之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背景:玄宗西逃都城被占,肃宗即位倾势反扑
自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爆发以来,玄宗在一开始并没有在意它,只是当成了一个小小的叛乱来处理。可就是由于玄宗的疏忽大意和盲目指挥,在战争初期就损失了高仙芝、封常青、哥舒翰等名将。又犹豫优柔寡断,让本来可以在两年内结束的战斗,最终拖了八年之久。不但自己皇位丢失,也动摇了唐朝的国本,使得唐朝在以后的150年内,陷入了动荡不安之中。
当安史之乱爆发,叛军攻破潼关,玄宗就知道自己在长安待不住了。于是赶忙收拾行囊避祸蜀中。与玄宗避祸蜀中同时进行的,还有肃宗李亨的崛起。
李亨比起父亲李隆基,多了几分果敢和坚强。他认为,要快速消灭对手,一定要马上夺回都城长安,让全国唐军看到胜利的希望。但是当时的他,还面临着两个巨大的考验。
1、名不正、言不顺
玄宗出逃蜀中,但是并没有将皇位传给太子李亨。他现在就算想调动全国兵马,没有皇帝的虎符和命令,没人听他的。于是乎在公元756年,李亨在 灵武城的南门城楼,举行了简单的登基仪式。登基后,改年号为至德,并且将当年改为至德元载,玄宗被推尊为太上皇。当天,肃宗就派使者前往四川,向太上皇报告这一消息。
与此同时,他还以新任皇帝的命令,向四方节度使发出了勤王的诏书,其中以安西节度使最为犹豫。
安西节度使为梁宰,他是玄宗一手提拔的。当接到肃宗的勤王令后,他发现了不妥之处。诏书之中没有对玄宗让位和肃宗即位做明确的解释。虽然肃宗在即位大赦文中也说了,“圣皇久厌天位,思传眇身,军兴之初,已有成命。”但是,没用,这话必须要玄宗自己说才算数。
梁宰思来想去没有结果,就叫来了副将李嗣业商量。商量了半天觉得应该慎重行事,还是观望为好。这时候李嗣业的手下段秀实说道:“天子告急,作为臣子的怎能坦然安坐不去救援!特进(李嗣业的散官)怎么能因流言而违背了君臣之道!”
听完段秀实的话,李嗣业羞愧难当:只要调兵的命令是真的,依令行事就是了,其他的不是臣子所应当考虑的。在这个时候,最忌讳的就是首鼠两端。于是乎李嗣业马上找到梁宰,并自告奋勇作为先锋前去。梁宰当然求之不得,当即批准,李嗣业遂率步骑五千,以段秀实为副手,东向入援。
2、叛军战斗力超强,唐军新败士气低落
叛军大部分由胡人组成,尤善野战。而且叛军已经攻下两京,气势正盛。反观唐军,在香积寺之战以前,肃宗已经打了几个小规模的战斗,胜少负多。尤其是彭原之战,由于宰相房琯主动请缨讨伐叛军,在陈涛战败,唐军损失大半,致使唐军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虽然此次参战的部队除了已经同叛军交过手的朔方军和关内道部队外,还有万里入援的安西、北庭部队,以及漠北的回纥,西域的大食、拔汗那、于阗,西南的南诏等诸国援军,总兵力达到了25万之众,但是同样的面临磨合时间短,指挥不便等问题。
在这两方面的影响下,唐肃宗首先命人火速到成都,抓紧取得玄宗的认可,在礼法上确定自己的合法地位。在军事上,拜长子李俶为元帅,郭子仪为副帅,利用李俶的礼法地位和郭子仪的威望,来协调各个方面军队的关系。
九月十二日己亥,这场压上唐朝全部基业的香积寺之战,正式开启。
二、过程:陌刀对铁骑李嗣业发威,奇兵对奇兵唐军险胜
叛军为了截断唐朝中央的粮食供给,一直希望以东都洛阳为基地,顺着江淮流域东进。但在睢阳被张巡率领的留守部队挡住去路。由于唐朝的主要军事力量都集中在西部与北部,所以叛军原本认为这路战事会非常顺利。结果,却在睢阳被拖住了9个多月。唐朝的漕运队伍也就直接改道长江的荆州,去往玄宗南逃的巴蜀。
相比之下,安史集团的叛军本身也是良莠不齐的大杂烩。在安禄山不断扩充地盘的阶段,他们也以原来的契丹、同罗部队为核心,四处招兵买马。由于需要不断分兵到三条战线上进行消耗,仅靠原有的范阳基地早就已经独木难支。但大量的官军因战败或恐惧选择投靠,又让发动内部政变的安庆绪感觉可以缓一口气。在确定唐朝的反攻方向以关中为主后,他们也将相对精锐的力量都集中到长安-洛阳沿线。
九月十三日庚子,唐军各部全部出发,向战场开进。部队沿渭水北岸东行,由兴平西南龙光渡渡过渭水后继续东行。过涝水时,前锋部队与叛军袭扰部队相遇,元帅先锋讨击使论惟贞率队驱散叛军,掩护主力安全渡河。